採訪團成員饒有興味地聽取解説 攝影 陳佳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梁學武):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西元1038 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 30 余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佈局嚴謹、規模宏大,佔地面積達 66000 平方米,是我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隆盛于遼金兩朝西京重地的北國梵宮,寺內的建築、塑像、壁藏、壁畫、平綦、藻井等,歷史悠久、規模浩大、技藝高超,堪稱遼金藝術博物館。9月29日,由大同市委宣傳部網信辦主辦的大同市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網媒看大同”採訪團來到華嚴寺,探訪其古老厚重的文化內涵。
華嚴寺內建築景觀 攝影 陳佳
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西元1038 年),面闊五間,殿內依墻排列的38間重樓式小木作藏經閣 及“天宮樓閣”五間,巧奪天工,玲瓏之致,被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譽為“海內孤品”;大殿中央佛壇上供奉的 31 尊遼代泥塑堪稱遼塑精品,尤以合掌露齒菩薩為最,惟妙惟肖,被史學家鄭振鐸先生讚為“東方維納斯”。
華嚴寶塔 攝影 陳佳
華嚴寶塔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盤、下承蓮池,塔下採用 100 噸純銅打造而成的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內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輝煌, 是傳統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作。
在華嚴寶塔上俯瞰寺內及周邊景觀 攝影 陳佳
雲中古剎華嚴寺,是歷史之珍品、文物之精華、中華文化之結晶,它將繼續以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流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