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陳佳):10月13日晚,備受期待的“首映”單元入圍影片《寶貝兒》在平遙電影宮舉行了亞洲首映。導演劉傑攜主演楊冪、郭京飛、李鴻其亮相當日紅毯及《寶貝兒》見面會,與影迷現場交流互動。
《寶貝兒》導演劉傑攜主演楊冪、郭京飛、李鴻其亮相紅毯 (供圖 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
《寶貝兒》講述了因嚴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拋棄的棄兒江萌,成年後決心拯救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嬰兒的故事。在導演劉傑看來,這是一個關於不完美生命的故事,他十分動情地分享了創作初衷,並希望通過電影引起社會對先天殘疾兒童的關注和思考:“每年100萬殘疾兒,30%出生之後就死亡了,為什麼這麼大的群體一直沒有得到很大關注呢?是傳統觀念的問題,是社會問題,還是經濟問題?我找不到明確的答案。但相信只要我們討論和關注,一切就會向我們期待的方向發展。”
在映後交流中,觀眾對影片主創的到來給予了極大的熱情,《寶貝兒》各主創交流分享了電影創作及拍攝的相關情況。談及演員選擇問題,導演劉傑稱:“我找李鴻其是因為他眼裏有勁兒,用楊冪也是,她有種倔勁兒。”隨後與郭京飛打趣道:“選郭京飛是因為紅,能扛票房。”
《寶貝兒》主創人員與影迷現場交流互動 (供圖 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組委會)
楊冪也跟在場觀眾分享了自己飾演片中江萌一角的心得:“江萌是真的傻,因為她出生時除了無肛和內分泌激素的問題,智力也比正常人低,我們評價別人的時候總是站在上帝視角,其實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因為跟別人沒關係。”在談到學習手語及南京話時,楊冪表示,自己作為一個北京人,在片中既要融入角色“江萌”本身,又要跳出角色考慮南京話和手語,確實是一個挑戰。
李鴻其飾演的角色因為是啞巴,全片都靠手語進行交流。他透露,自己在開拍前一週才接到邀約,但並沒有壓力:“手語就像肢體表達,都關於節奏、關於語言,只要跟對手互動好,沒有很大障礙。”
據悉,《寶貝兒》導演劉傑專注于社會現實題材,其作品以出眾的藝術品味和人文情懷獲多個電影節大獎。處女作《馬背上的法庭》(2006)曾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碧羅雪山》(2010)獲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評委會大獎,《德蘭》(2015)獲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影片獎。《寶貝兒》是他的最新作品,這部作品也入選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及多倫多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