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表決通過《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條例》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優秀傳統文化已納入法律普及範圍。3月29日,記者從山西省人大常委會獲悉,《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表決通過,將於6月1日起施行。《條例》彌補了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法治短板,有助於哲學社會科學走向社會和公眾,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哲學社會科學是揭示自然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人類自身發展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譚繼海説,制定《條例》是依法推動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舉措,必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起到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他介紹,近年來,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成效顯著,普及基地、講壇、讀物等,如雨後春筍,發展壯大。但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比如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重研究輕普及的狀況比較普遍。《條例》從法治層面明確哲學社會科學普及的性質、地位和重要意義,界定政府及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建立科學有效的機制,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規範和保障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為引領推動、服務保障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提供堅實法治支撐。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閻默彧介紹,《條例》在堅持政治站位高、突出時代特徵的基礎上,立足山西省的省情特點,將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哲學社會科學普及的內容,並規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周為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
針對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機制不夠完善、投入不足、專業隊伍薄弱等問題,《條例》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哲學社會科學普及規劃,將普及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實行指導員制度等。同時,規定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主題活動。這些保障措施對於提高全省人民的哲學社會科學素質必將發揮重要作用。(山西日報記者 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