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平洋司令談中國海軍 宣稱美國遭遇挑戰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洛克利爾將軍是在美國本土出席海軍水面艦艇協會一項研討會時做出相關發言的,司令部並未派員隨行,所以無法回答與記者會相關的問題,也不能提供現場文字實錄”。夏威夷時間15日夜,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官員用很官方的語氣拒絕了《環球時報》的採訪訴求。此時,多家美國軍事媒體已在轉載洛克利爾在研討會上的講話,尤其是其中涉及中國的部分。

 

“太平洋司令:美國對太平洋不受挑戰的控制在終結”,美國《軍事時報》記者安德魯·蒂爾曼15日以此為題的報道被《防務新聞》、《海軍時報》等多家美國軍事媒體轉載。蒂爾曼在文中説,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將洛克利爾在弗吉尼亞州出席一個海軍會議時表示,美國在太平洋不受挑戰地控制藍水及其空域的時代正在終結。在太平洋上,中國的崛起是將美國海軍軍艦及服役人員置於險境的關鍵因素,他對與會聽眾説,“我們需要考慮到全部可能出現的情形,過去幾年,我們在那裏(太平洋)享受基本的制海權和制空權,但在本世紀,我們總會在一些地方失去這些優勢。”文章説,洛克利爾在會上可以“飛快背出”美軍“戰略重心重返亞太”的重要原因,比如“從好萊塢到寶萊塢是全球經濟引擎”,更重要的是,這裡正變得日益軍事化卻又沒有類似于北約的衝突防範機制,中國軍事支出和軍事能力的增長正在事實上改變二戰結束以來在此形成的現狀。他還説,“中國正崛起,我們都清楚,但他們未來如何行事?這真是個問題。太平洋司令部的目標是,讓中國成為安全的凈貢獻者,而非安全的凈消費者”,“底線是,我們要維護在國際海域自由行動的權利。”

 

路透社稱,洛克利爾在發言中提及去年12月5日中美險些在南海撞船的事件。當時美國“考本斯”號抵近偵察中國航母遼寧艦的活動,被中方軍艦逼退。洛克利爾對此説,我相信此事與中國一些稍小型艦艇的指揮官缺乏在全球執行任務的經驗有關,“我們的指揮官早就在全球執行任務,面臨許多情況時他們都清楚該如何應對,而中國指揮官剛開始接觸這一切”。他還説,雙方語言交流也存在問題,中方只能用有限的英語表達,“有時候你真不知道應該怎麼翻譯”。

 

在被問及中國1月初試驗高超音速武器系統時,洛克利爾説,他對中國此類試驗並不擔心,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搞高超音速武器試驗,這一技術最終被用來對抗美國是遲早的事,他還説,此事表明中方技術更新能力強于美國,“他們的決策體制決定了他們可以比我們做得更快”。

 

“除中國外,洛克利爾最大的擔憂是不可預測的朝鮮”,美國《海權》雜誌稱,洛克利爾15日談及朝鮮時表示,通過對美日韓目標發射導彈或進行核打擊,朝鮮完全有能力給世界帶來災難,就半島局勢而言,“從閃光到爆炸,間隔往往非常短”。同日,日本TBS電視臺宣稱,洛克利爾在發言時談及釣魚島問題,稱讚日本“貫徹了專業的應對”。報道稱,洛克利爾還表示安倍推進修改憲法讓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對美國而言也是好事”,表明瞭支持立場。

 

【環球時報駐美、日、俄、德記者 廖政軍 李珍 柳直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劉暢 劉洋 陳一 汪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