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去世 中國網友以"安魂曲"送行

新京報訊 (記者姜妍)一代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昨日去世,許多中國的網友在微博以他指揮的莫扎特《安魂曲》為其送行。

 

“阿巴多和阿格裏奇合作的莫扎特,2月上市,想當初兩人留下了諸如老柴、普羅、肖邦等一系列堪稱典範的錄音,原本這套陣容會帶來一系列演出的,但如今阿巴多因身體原因取消了所有演出,而阿姐只願與阿巴多合作。”前日奧地利音樂頻道剛在微博上為即將出版的唱片做宣傳,一天后阿巴多去世的消息就傳來,國內古典音樂圈一片譁然。

 

平和面對癌症,“生病成了好事”

 

2000年阿巴多被查出患有胃癌,之後他被切除了近一半的腸和大半個胃。“我必須每隔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東西,煎炸物一定不能碰。”為了療養,阿巴多搬到了撒丁島,他的花園寓屋外盛開著大片山茶花,屋內的墻壁上挂滿了埃貢·席勒的作品,那些抽象、易碎的畫面描述著讓阿巴多著迷的時代——世紀之交時期的維也納,那裏曾住著勃拉姆斯、布魯克納,還有馬勒,這位講述生與死的作曲家。

 

三年後,阿巴多把曾經一起共事的樂手們召集起來,一起加入到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裏,演出了馬勒第二交響曲。那場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演出後樂手們擁抱在一起。“生病成了好事,對我的音樂、我的生活、我的孩子,一切的一切,使我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事物了。我給自己多留點時間,沉浸于平和狀態中,多多學習,因為我意識到以前知道得太少了。”阿巴多用另一種視角看待病魔的折磨。

 

生於音樂世家,不遺餘力提攜年輕人

 

阿巴多1933年出生在意大利一個充滿音樂聲的家庭裏,父親拉小提琴,母親、哥哥和妹妹都會彈鋼琴,同時妹妹更擅長拉小提琴。7歲時,阿巴多跟著哥哥來到斯卡拉歌劇院,他欣賞了一場音樂會,一直盯著場上那個叫安東尼的小個子指揮。“我當時就想,‘啊,像魔法一般,我也要幹這個。’”回家後,阿巴多在日記裏記下來,説有朝一日他也要做音樂。

 

日後,阿巴多果然圓了兒時之夢,他成為了繼卡拉揚之後的一代指揮大師,他曾先後執掌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紐約愛樂、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交響、波士頓交響等等。在成為指揮大師後,他不遺餘力地提拔年輕的音樂家,包括王羽佳、古斯塔夫·杜達梅爾等人都受到過他的點撥和提攜。“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曾經與博斯塔恩、卡拉揚一起工作。因此我對年輕人很慷慨,慷慨讓你富有,如果在你人生中你很慷慨,那麼你的人生會很豐富,慷慨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 人物名片

 

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年出生,當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揮家。自幼接受音樂教育,並就學于威爾第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十歲起就開始研究指揮法,並開始指揮室內管弦樂隊。

 

1958年在美國庫賽維斯基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後就在維也納音樂學院隨名家深造,1963年又在米特洛波勞斯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後來他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成功地指揮了維也納愛樂樂團,並一舉成名。從1969年被聘為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指導,1971年又與不設常任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訂立了終身契約,並以首席指揮的身份積極籌辦各種演出活動。隨後阿巴多分別擔任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柏林愛樂樂團、薩爾茨堡東方音樂節的首席指揮。2002年,阿巴多離開柏林並創立了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並且從2003年起定期進行演出。

 

他給柏林愛樂樂團帶去了民主與獨立價值,成為樂團史上首位辭職的音樂總監。富特文格勒的藝術遺産、卡拉揚的商業遺産和阿巴多的政治遺産成為現今柏林愛樂樂團的立命之本。

 

■ 阿巴多與中國

 

40年前來京,吸引兩萬聽眾

 

1973年春天,阿巴多曾經帶領維也納愛樂第一次來到北京,那是維也納愛樂第一次在北京演出,期間發生了一件阿巴多後來認為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有太多人想聽維也納愛樂的演出,所以音樂廳外聚集了兩萬人,在演奏過程中,每隔10分鐘音樂廳裏的人就會全部出去,換另外2000個人進來。阿巴多因為背對聽眾,是在演出後才知道自己的聽眾在不斷變化。

 

2009年9月,阿巴多帶領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演出。6天的演出,阿巴多指揮4場,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還沒有結束,大家就已經開始了留戀,“阿巴多還會不會再來?”在這期間阿巴多留下了很多花絮,比如他每天是坐地鐵來到劇院。“因為地鐵很快,地鐵只要20分鐘,坐車要一個小時或45分鐘,我為什麼要坐車呢?我認為生活要簡單化。”音樂節開幕前一週,阿巴多就提前抵達北京,“我要好好看看北京的變化。”這是阿巴多抵京後的第一要求。雖然年事已高,阿巴多仍然堅持將重遊八達嶺長城作為自己的第一站,這曾是他36年前去過的舊地。阿巴多甚至特意攀登了兩段坡度較陡的長城,為的是“視野更加開闊”,他回憶説:“小時候父親非常喜歡爬山,這個愛好也傳染了我。在長城上走走讓我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