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古典音樂進地鐵:“拿來”還需接地氣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20 15:20:02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古典音樂進北京地鐵項目已推行兩周的時間。不少乘客感到驚喜,表示聽著“很舒服”,也有不少乘客表示,聽到古典音樂真的讓自己的腳步“慢了下來”。
曾幾何時,北京地鐵被貼上了“擁擠”“嘈雜”“焦躁”的標簽。如今,北京10條地鐵線路的160個車站每天有5個時段、8個半小時播放由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提供的音樂作品。曲目主要集中在西方古典音樂上。
在公共場所播放古典音樂已不是新鮮事。從美國的華盛頓到新西蘭的奧克蘭,從法國的巴黎到韓國的釜山,在公共場合播放古典音樂早已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不少地區還取得了減少暴力、預防犯罪、防止輕生等效果。古典音樂在疏解都市高壓生活中可能發揮的作用,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
從藝術普及層面上來講,此舉讓站臺成為“流動的音樂廳”,古典音樂這種高雅藝術走出了劇院,來到了老百姓身邊,使乘客能夠在候車的過程中欣賞和享受音樂。但也有不少乘客指出,在地鐵站,尤其是上下班高峰,大家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聽音樂。還有乘客表示,希望能夠有選擇性地播放一些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因為“聽西方音樂總覺得還是有些隔閡”。
公共場合的音樂應當如何選?什麼時段放?藝術“介入”公共空間,或許更應該聽聽群眾的呼聲。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衝擊之下,如何辦好自己的事?2025-04-11
- 晶片國産化率超九成 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算力網絡調度平臺建成2025-04-11
- 一館連兩岸 家書續情緣2025-04-11
- 臺青施品卉榮獲“南昌市三八紅旗手”表彰2025-04-11
- 台灣科技館首秀電博會 助推兩岸高新科技融合2025-04-11
- “逐夢浙裏·創享未來”2025兩岸青年微短劇網絡大賽啟動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