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警告西方:不要對中國態度傲慢和過激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23 15:25:00 | 來源: 環球網 |
據德國《時代》週報網站1月21日報道,原題:《對中國傲慢是錯誤的》。
文章稱,19日,赫爾穆特·施密特在漢堡補過了自己的95歲生日。其中一大政治話題是這位前總理明確希望探討的“中國和西方”。他與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德國前駐美大使沃爾夫岡-伊申格爾和經濟學教授亞絲明-梅-易-法格爾就該話題進行了45分鐘討論。
施密特和基辛格都是在1971年結識中國的。時任聯邦德國國防部長的施密特當年對東亞地區進行訪問。回國後,他建議總理勃蘭特與未來的世界大國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72年,這一建議成為現實。同樣是1971年,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兩次造訪北京,為尼克松總統訪華鋪路。近年來,施密特和基辛格都撰寫了有關中國崛起的著作。
文章指出,這是一次快速崛起。中國在20年時間內迎頭趕上,而西方為此用了200年。中國在國內生産總值上已經超過德國和日本,緊追美國。中國擁有3.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其經濟在長達10多年時間裏以年均9%到11%的速度增長,雖然在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有所放緩,但增速仍令人印象深刻。很快,按國民生産總值——但還遠談不上按人均收入——計算,中國將再度恢復其直至19世紀30年代的角色: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文章稱,中國如今是經濟上的超級大國。它的經濟崛起必然帶來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影響。它有可能變成緊張製造者,也可能成為制衡力量。中國將在南海以及中日釣魚島爭端中表明它趨向何方。
無疑,不論基辛格還是施密特都警告不要對中國採取傲慢態度和過激反應。他們認為,與避免遠東出現新對峙甚或軍事衝突的必要性相比,實現人權是第二位的。施密特指出,和平比人權更重要。基辛格對此表示贊同:國家領導人必須對短期可以實現的目標和需要時間才能結出的成果加以區分。他建議一種“協同進化”,即發展的同時相互靠近。
文章稱,兩位友人的對話讓人想起1896年6月俾斯麥與到訪的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的一段談話。後者問:“我們怎樣做才能在中國進行改革?”俾斯麥回答:“最主要的是,如果最高領導層有改革的魄力,就能做成很多事情;如果缺少魄力,則一事無成。”
文章説,如今,全新的“最高領導層”已在中國掌舵。“我們祝願他們不僅擁有改革的魄力,也能瞄準正確方向:對內以法治國家和先進的民主化為目標,對外則著眼于合作、寬容與和解。”德國前總統裏夏德-魏茨澤克20年前所講的一句話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適用:“中國的成敗影響整個世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