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年飯、反向探親、旅遊過年--中國人的年俗新風尚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1-30 10:53:00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石家莊1月23日電(記者任麗穎)一年一度的春節是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中國人迎接春節的方式儘管在細節上有南、北差異,但總離不開“吃年夜飯”、“遊子返鄉”、“歸家守歲”等主題。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人在過年方式上也有了新的變化。
“西式”年夜飯
年輕的劉月夫婦,這個年夜飯選擇了西餐。劉月説:“我們兩個放假晚,回家的火車票沒買上,今年就要自己在外面過年了,年夜飯不想太麻煩,西式自助餐選擇性較大,吃起來隨意,所以便在自家小區附近的西餐廳訂了年夜飯。”
記者在春節前夕走訪或電話採訪了石家莊二十多家西餐廳,發現除較小規模的西餐廳沒有推出年夜飯活動,中高檔規模的西餐廳都推出了此項活動。高檔西餐廳,除夕夜的包間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訂出去一半以上。
記者發現,高檔西餐廳包間最低消費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大廳自助式西餐每人消費在98元到188元之間。各餐廳還推出了除夕夜大酬賓活動,有的現場製作“水餃”,有的則是贈送特製糖葫蘆,雖是西餐,但也很本土化。據餐廳管理人員解釋,西餐廳推出的這些活動,使顧客在吃西餐的同時,依舊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年味。
從“遊子返程”到“反向探親”
春節將近,看著身邊的同事們不是為春運火車票發愁、就是為過年荷包吃緊發愁,29歲的石家莊市民趙海燕夫婦顯得十分從容。今年春節,夫妻倆的雙方父母決定分別從外地趕到石家莊,找他們這對年輕人過年。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誰都想帶著對方去自己的家鄉過年,但是往往顧了這一邊,那一邊的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了。雖然家長都是通情達理的人,但誰不想過年的時候看看自己的孩子呢?”趙海燕説。
已經推行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發展至今,最早的一批獨生子女如今大多已結婚成家,他們組成的“獨生夫妻”改變了中國的家庭結構。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不少獨生夫妻都為“過年去誰家”發生過爭執。對於那些家鄉和工作地點不在一個城市的夫妻而言,春節回家更是“苦不堪言”。
魯潔和丈夫小楊工作在北京,他們一個是浙江人,一個是山西人。每年春節他們都是年三十兒在小楊老家浙江過,初二再趕到山西過剩下的幾天假期。魯潔告訴記者,每年來回的機票共6000多,花錢不説還特別疲憊。
因此,近幾年很多年輕的夫妻都勸説自己的父母從異地過來找自己過年,這樣對於兩家來説都很“公平”。當然,這樣的做法也遇到了不少阻力。
“最開始和我爸媽提起這個想法,他們極力反對。理由是春節是團聚的日子,不光要和子女團聚,親戚朋友也要走動,一旦去了外地,除了子女誰也不認識,過年沒意思,年不像年。”趙海燕説,她給父母反復講道理,總算讓他們同意過來過年。
臘月二十八,雙方的父母都到齊了,趙海燕表示,夫妻倆會在這幾天多安排些“節目”,讓老人們好好過一個年。
“我媽説只要看見了我,不管怎樣過年都特別開心!”趙海燕説。
從“歸家守歲”到“旅遊過年”
為過一個健康獨特的新年,今年春節,在一家石家莊旅遊公司當業務經理的朱先生拉上父母,踏上了旅遊過年的征程,路線、酒店、吃飯等計劃,全由他一人包辦,“初一上午先從西安乘飛機去深圳,在深圳停留了一天后到香港”。
根據朱先生以往的工作經驗,過年期間,去香港遊玩的內地遊客很多,街上時不時能看到老人、孩子全家一起出行購物的場景。
中國自古就有除夕夜在家中“守歲”的傳統。在古人的時間觀念中,時間轉換的節點更多的是危機的關口,需要聚闔家庭集體之力共度年關。
中國的春節有7天假期,不少人都選擇利用這段時間出遊,北方人選擇去南方氣候溫暖的地方過年,還有好多人選擇去國外過年。
石家莊一所外語中學的教師楊麗麗,今年春節準備帶著父母去海南旅遊過年。她説,舉家外出旅遊異地團聚與傳統居家過年形式雖然不同,但本質上也是一種讓人高興的團圓方式。
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夏學鑾表示,儘管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過年新方式衝擊著一些曾經彰顯親情的過年習俗,但變化的是形式,不變的是精神,親情、團聚仍然是春節的主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微視頻|合作共贏 惠及世界2024-11-05
- 數讀中國|跨境電商主體活躍 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2024-11-05
- 從“接訂單”到“造需求” 潮玩之都“玩”出新花樣2024-11-05
- 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辦2024-11-05
- 兩岸媒體人點讚“兩路”精神2024-11-05
- 漳州臺商投資區首家國企超市正式開業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