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習俗:同飲菊酒 共賞黃花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06 10:48:48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菊花酒(圖片來自網絡)
飲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記載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入糧食中一起用來釀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除登高插茱萸外,親友們三五相邀,同飲菊酒,共賞黃花,確實別有一番情趣。
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按中國古人的習慣,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以示對親朋好友的懷念。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説,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裏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的説法便流傳下來。
重陽這一天,採摘它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可用來辟除邪惡之氣,是古時常用作防疫的民間藥。重陽節插茱萸之風,在唐代已很普遍,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莊》中就有“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之句。
但是在宋元之後,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俗重心的潛移中去理解。重陽在早期民眾的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的改善,“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翁”(茱萸)。
登高
登高是重陽節的重要風俗。此俗由東漢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故事而來。到了魏晉時代,登高的日期已專定在九月九日。《荊楚歲時記》説,九月九日,士農工商各行業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設宴飲酒。東晉詩人謝靈運為了登高的方便,還自製了一種前後裝有鐵齒的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人稱“謝公屐”。明代,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清代,皇宮禦花園內設有供皇帝重陽登高的假山。在北京民間,早期以登阜成門外五塔寺和左安門內法藏寺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薊門煙樹(德外土城)、八大處等為多。
敬老
農曆九月九日為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敬老節”名稱見於記載是在三國時期。關於敬老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説法:其一,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其二, 敬老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産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産生莫名的恐懼,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如果説上巳、寒食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的民俗。
賞菊
菊花,古往今來就是重陽佳節必不可少的景物,也是重陽節吟詩作賦必不可少的主角。如王勃《九日》:“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又如孟浩然《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于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重陽糕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十分盛行,成為普遍的習俗。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不過,由於越來越多的老年病,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醫學專家警告,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後,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泛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因此很多老人不適合吃重陽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