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內容豐富的務實訪問——專家前瞻李克強總理歐洲行五大看點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記者崔文毅、張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9日開始訪問德國、俄羅斯、意大利、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並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

 

此間專家認為,此訪內容豐富,不僅將全面深化中國同上述三國關係,還將在多邊舞臺推進亞歐合作,展現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看點一:中德創新合作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德關係的發展已進入快車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部主任崔洪建説,“特別是創新合作的提出,將為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推動力。”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夥伴。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訪華時提出,願與中方建立併發展創新夥伴關係。明年是中德創新合作年,中方將作為合作夥伴國參加漢諾威電子、信息和通信博覽會。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副教授熊煒認為,工業信息化、金融、航空航天等領域都有望成為中德合作新的增長點,雙方創新合作潛力巨大。

 

這也是李克強就任總理後第二次訪德。訪問期間,李克強將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

 

“雙方都希望能更好發揮兩國政府磋商機制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加快制訂中德中長期合作行動綱要,讓雙邊合作更有方向性、操作性。”中國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説。

 

看點二:中俄大項目合作有何新動作

 

訪問俄羅斯期間,李克強將出席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兩個國家能夠建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既需要有政治互信的基礎,也需要全面的合作領域。”崔洪建説。

 

作為彼此最大的鄰國,中俄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強,合作領域廣泛,其中,大項目合作是兩國合作的一個突出特點。

 

從能源到衛星導航,從大飛機到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合作成為促進和加快中俄經貿合作的有力手段。特別是能源合作,是中俄大項目合作最先開展的領域。兩國今年5月簽署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是深化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俄兩國領導人對能源合作很重視。”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吳大輝説,此次中俄總理定期會晤中,這也很可能是兩國重點探討的話題。

 

看點三:中歐合作如何整體推進

 

李克強對意大利的訪問正值中意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十週年。中意兩國總理實現年內互訪。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認為,意大利製造業技術成熟,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中意利益匯合點日益增多,合作空間廣闊。意大利對中國投資需求較大,有望成為中國基礎設施走出去的重要合作夥伴。不過,意大利也需要在簽證、市場準入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

 

此訪也是李克強繼希臘之行後,今年第二次到訪南歐地區。“中國通過深化與南歐地區投資、貿易合作,深挖中歐合作新潛力,並通過南歐門戶進入歐洲腹地。”王義桅説,這也是南歐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此外,意大利從今年7月1日開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在中國對外關係的整體佈局中,中歐關係不僅地位重要,而且內容豐富。今年是《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實施第一年,預計此訪中雙方也會進一步探討如何切實落實規劃。”熊煒説。

 

看點四:為亞歐合作提供中國思路

 

訪問期間,李克強將出席在米蘭舉行的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這是他就任總理後首次出席這一會議。創立於1996年的亞歐首腦會議,是亞洲和歐洲間唯一一個全方位、多層級的跨地區對話合作機制。

 

在今年6月意大利總理倫齊訪華時,李克強曾表示,期待會議在全面規劃、平衡推進亞歐政治、經貿、社會文化等領域合作,加強亞歐互聯互通,共同構建亞歐大市場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讓亞歐人民分享合作與發展的“紅利”。

 

“中國領導人一直都非常支持亞歐首腦會議,李克強總理可能會在與會期間發表重要講話。”崔洪建説,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構想和亞歐會議的未來發展聯通起來將是本次會議的一大看點。

 

看點五: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在世界糧食日到來之際,李克強將訪問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

 

熊煒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對非傳統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高度重視。中國在糧食安全、減貧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將為全球發展和減貧事業提供寶貴經驗。

 

據統計,中國1990年至1992年的饑餓人口為2.721億,佔總人口的22.9%,而2011年至2013年的饑餓人口減少到1.58億,下降到佔總人口的11.4%。中國僅依靠9%的可耕地和6%的潔凈水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

 

熊煒説,中國作為大國示範效應明顯,中國的成就必將對其他各國帶來啟發和鼓勵,為世界抗擊饑餓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