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中國金融崛起改善國際金融體系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17 10:48:13 | 來源: 人民網 |
15日至16日,二十國集團(G20)第九次領導人峰會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舉行。峰會主題是經濟增長、就業與抗風險,具體議題包括世界經濟形勢、國際貿易、能源、提高經濟抗風險能力等。作為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一直在尋求合作並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而作為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後起之秀,中國如何為完善國際金融體系貢獻力量,成為G20布裏斯班峰會的一個重要看點。
國際金融體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體系,包括國際匯率體系、國際收支和國際儲備體系、國別經濟政策與國際間經濟政策的協調等。由於各國之間商品勞務往來、資本轉移日趨頻繁,速度也日益加快,國際金融體系正是在協調眾多國家貨幣制度、法律制度及經濟制度的基礎上形成的。
在國際金融體系中,金融市場成熟的發達經濟體歷來是佔主導地位,全球化進程下,發展中國家承受著金融市場的風險但卻鮮有能夠爭取權利的發言權。而目前,正值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拐點,美國經濟復蘇向好,貨幣政策趨向收緊,全球面臨利率上升的長期影響;歐洲亟待進入增長軌道,但德法對於放鬆財政緊縮政策意見向左;新興市場國家中,中國、印度穩定增長,巴西、俄羅斯面臨較大考驗。在這种經濟體貨幣政策“各自為政”的背景下,要想應對全球性金融與經濟危機,則必須建立全球協調機制,完善國際金融體系。
去年,在出席G20聖彼得堡峰會時,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把G20建成穩定世界經濟、構建國際金融安全網、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力量。今年,習主席再次提出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加強全球金融安全網,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這一建設中,中國的力量不容忽視。
一年多來,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為國際金融體系的改善而努力。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後,金融領域改革在減少市場準入管制、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完善金融監管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上海自貿區的成立、資本市場的新股發行制度、退市制度、鼓勵金融創新、滬港通的實現都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步伐。
在對外金融合作方面,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也已經得到明顯推動和落實。首先是近期亞投行的成立和絲路基金的設立,給“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搭起融資平臺,彌補了現有世界金融體系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的缺口;其次,金磚國家銀行的成立,夯實了金磚國家合作的機制化基礎,尤其是應急儲備機制,將保障金磚國家在經濟金融面臨風險時,可以借助上述基金抵禦潛在風險;再者,中國金融國際合作正在提速。上海自貿區運營以來,中國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進程明顯加快,很多國家都希望通過支持人民幣國際化,加強與中國的金融合作,如英國、新加坡、韓國和澳大利亞等。
隨著中國內部金融改革的推進以及中國金融在全球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已經不再是國際金融秩序的旁觀者,而是積極參與者與建設性的改革者。中國的參與提高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極大地確保了國際經濟合作中的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這無疑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更是為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做出的重要貢獻。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