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滿語人才難覓 滿族文化將納入教育體系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24 10:39:40 | 來源: 中新網 |
中新網瀋陽11月21日電 滿族是中國第二大少數民族。遼寧省有滿族人口538萬,佔中國滿族人口的50%,是名副其實的“滿族故鄉”,每8個遼寧人中,就有1人是滿族。
作為清代“國語”的滿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滅絕語言。目前,遼寧省可用滿語交流者僅9位,其中6位因高齡退出學界,僅余3位年逾五旬專家。
遼寧作為滿族發祥地及其先民主要棲息地,至今,當地檔案館保存的22萬冊未經翻譯滿文檔案,如果用8個人翻譯,需耗時20年。
這些檔案匯集清代268年曆史,數量僅遜北京,多為珍貴善本,如今陷入無人識、無人懂、無人研之境地。
遼寧滿學專家關嘉祿表示,清朝建立政權後,滿文使用範圍擴散全國,自嘉慶年間始,使用滿語者越來越少,日漸式微。如今,中國北方民眾常用語裏,有很多詞彙來自滿語,比如薩其馬、馬虎、估摸等。
關嘉祿説,在遼寧一些滿族自治鄉鎮,孩子知道英語“哈嘍”,可滿語“西賽雲”未必懂,都是“你好”的意思。在這裡,年近百歲的滿族老人還能説簡單詞彙,可不會寫。
滿族青年關欣告訴記者,小時候爺爺奶奶教過我日常滿語,現在只記住幾個詞,沒有接觸過滿文。
記者在採訪中獲知,為搶救滿族文化,遼寧省已採取措施,將滿族歷史文化納入教育體系。
遼寧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滿語是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産,也是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整理、翻譯清朝滿文文獻,可為清史、滿族史研究提供重要史料。遼寧正積極爭取將其納入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十三五”規劃。
為此,遼寧即將在全省滿族自治縣中小學開展滿語文教學,將滿語文化納入教學體系。
遼寧省滿族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基地鮑明教授介紹説,瀋陽師範大學今年已完成為期3個月的首批滿語文人才培訓班,35名學員中,大部分為省內滿族自治縣中小學教師。他們結業後,可拼讀、書寫常用滿文,借助工具書翻譯文獻,回到當地從事滿語文教學工作。
目前,遼寧中小學滿語文教材正在編寫中。(完)作者朱明宇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