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加速資本市場開放

11月17日,滬港通首秀,北上的滬股通130億餘額在下午1點58分即告售罄,南下的港股通到了收盤105億餘額還剩下83%,港股通與滬股通成交差異顯著。交易首日出現了北上火爆南下冷淡的現象。在此後兩天,在南冷北熱的情況下,雙向交易開始成交收縮,週一滬港通總體使用額度的63%,到了週二週三,已經變為24%和12%。

 

在滬港通開通初期,成交量並非衡量成敗標準。如港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言,滬港通如同一條剛剛開通的高鐵線路,開通首日的上座率是高是低皆有可能。滬港通的真正意義在於“通”,在於與香港市場相通,在於與國際市場相通。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長遠來看,滬港通完成了離岸人民幣市場回流的重要一環,也進一步打通了個人項下的人民幣跨境資本投資。離岸市場的人民幣資金能保值增值,在岸的人民幣也可參與海外市場增長的利益。滬港兩地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將建立以投資為目的的人民幣循環圈,實現了人民幣走出去、離岸市場沉澱、資金回流增值的大循環。

 

恒生銀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

 

香港和內地市場有互補

 

“從當日剛開盤的交易量來看,流入北向有60多個億,南向的10個億左右,這在我們的意料之中。”恒生銀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談到,在過去的幾個星期我們發現機構投資者的興趣很大,所以初始交易可能大部分還來自機構投資者,而不是香港的散戶居民。流向南向的資金來看,一部分是有些居民從前自由行就開放了戶口,還有部分原因是上個星期才通知開滬港通,老百姓還需要一定時間來認識它是什麼,監管對個人投資者的監管相對緊一些。

 

馮孝忠介紹,就恒生銀行而言,目前有350萬的銀行客戶,證券有60萬客戶,在零售經濟裏,個人賬戶排名靠前。

 

“滬港通的開通,對國內資本賬戶的開放有劃時代意義。”馮孝忠談到,針對企業的原來是機構投資者,這是第一次對大陸居民開放,出來投資海外資本市場。對資本個人開放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對上海和香港來説,這一次不是競爭,是真的互補。開通滬港通,等於A股開放給全球的投資者了。對A股引進海外的基金可謂開了很大的窗口。現在不管是大基金還是小基金都可以用滬港通,這裡面香港居民的佔比還是比較小的,主要還是給全球的機構投資者。

 

馮孝忠認為,通過滬港通,A股為海外所有投資者都提供了流動性,A股明年很有可能進軍國際主要資本市場的指數,變成國際主要市場的一部分。透過滬港通,作為A股上市公司,如果境外投資者鍾情你的股票,那麼會促使A股的企業財務透明度高,公司的管理制度也要提高到國際水準。

 

馮孝忠強調,滬港通的開通對個人投資者的推廣還需要“熱身”。很多內地居民通過自由行已經來香港開了戶口,不一定通過滬港通;同時大陸機構投資者也不需要通過滬港通。

 

德意志銀行:

 

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風險可控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策略師劉立男錶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收緊的風險,但基於幾方面因素,與滬港通相關的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

 

其一,離岸人民幣存款(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存款)將緩解滬港通開通後人民幣需求激增帶來的衝擊;其二,離岸人民幣中心之間,以及人民幣清算行在離岸與在岸分支間的流通性已得到改善;其三,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已相應強化了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供應機制,包括向參與香港人民幣業務的認可機構(銀行)提供日間流動資金回購安排,並委任一級流動性提供行,這將為滬港通提供充足的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其四,港股通交易(Southbound trading)被低估,預期港股通在未來兩到三月中的凈投資額會介於人民幣1000億至2000億之間。

 

一旦流動性風險超出預期,中國及香港地區監管方也將採取必要措施來應對可能影響到離岸人民幣市場穩定的流動性風險。

 

今年6月以來,中國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金融協作,離岸人民幣市場在歐洲、中東、北美及亞洲均打開局面。2014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貿易結算佔中國全球貿易的20.8%,高於去年同期的17.93%,符合德意志銀行關於此比例將在本年內達到20%的預期。人民幣已是全球第七大支付貨幣,並將持續得利於各地離岸中心的業務發展,德意志銀行認為人民幣結算量將在中期內維持強健的漲勢。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