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翁研讀古籍 自製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04 10:56:27 | 來源: 新京報 |
放在床上的“諸葛連弩”。昨日,廖師傅展示自製的諸葛連弩。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新京報訊 (記者侯潤芳)喜歡閱讀戰爭史、古籍書、收藏各種古箭頭,69歲的老人廖師傅近日製造出了失傳已久的“諸葛連弩”和“神臂弓”。
據史書確認箭頭尺寸
連弩,又稱“諸葛連弩”,相傳為諸葛亮所制,已失傳。
廖師傅説,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有人認為,諸葛連弩是裝在箭匣的小型弓箭,且連續發射。但他認為,“俱發”應為同時發射。“諸葛連弩是能夠射擊幾百米遠的重型兵器,如果是連續發射,加上臂力有限,其威力並不強,顯然與威力強勁的連弩對不上號”。
此外,廖師傅還對“矢長八寸”的解讀提出質疑。
他認為,“‘矢長八寸’,弓箭只有八寸,很顯然與羽矛為矢的飛槍反差明顯”。他推測,“矢長”應是箭頭的長度,這樣“箭身可達3米多,符合元戎殺傷力”。
自製連弩可射九米多
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今年6月,廖師傅決定自製諸葛連弩。
“強弩是當時最尖端兵器,製造工序必須保密。”廖師傅説,雖然北宋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記錄了不少弩圖,但並未給出詳細的製造工序。他又根據《諸葛亮傳》中“損益連弩”四字,決定增加弩機的數目。為了做到多箭齊發,他決定將弩機連為一體。
不久,廖師傅製造出了六箭齊飛的單弓諸葛連弩,六箭齊發可飛出7.3米,“弓力太弱”。
此後,廖師傅開始試驗十箭齊發的單弓連弩。
為了保證十箭齊發,他在連弩上設計了一個六組機,其中一組機“負責”點射,其餘組機每個排放2支箭。
試驗成功了,連弩十箭齊發,可射出九米多。
11月初,廖師傅又製造出四弓的“諸葛連弩”,“沒有合適的場地試驗,但估計能射出五十多米”。
神臂弓可三箭排射
“諸葛連弩”製作完成後,廖師傅又做出了失傳已久的神臂弓。
據了解,神臂弓發明于北宋神宗時,箭射程可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不及,為宋軍制式兵器之一。
廖師傅稱,此前,古兵器愛好者製造出的神臂弓不少是單箭弓箭,但他認為,“據史書記載,神臂弓應該威力很大,不可能是單箭弓”,而它出現在諸葛連弩之後,古人不會倒退選擇單箭射擊。
於是,廖師傅設計製造的神臂弓為雙弩機、可三箭點射,也可排射。
廖師傅説,他自製的這些古兵器均是失傳的兵器模型,威力有限。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