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絡用語互受影響 網友愛用縮句創造新成語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1-09 11:05:5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據台灣《旺報》報道,兩岸網友的網絡用語,有從諧音衍生的新詞,有從動漫和時事衍生新字句,包羅萬象。兩岸網友使用的網絡用語差異性越來越少,互相受到影響,部分用語還可以通用。
古靈精怪的網絡世代,為達到戲謔幽默的效果,會將一個句子或多個詞語縮減,或者由原有成語的字面引申、改變成為帶有新意義的詞語,稱為“縮句詞”和“新成語”,大約在2013年開始盛行于大陸網友之間,現在就連台灣、香港、澳門的網友也會使用。
“縮句詞”和“新成語”,以四字詞居多,形式上接近傳統成語,但是也有兩字詞和三字詞。例如“十動然拒”出自一則大陸新聞,一位男性在光棍節告白,女生“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而後網友紛紛用這則表白創造“十動然拒”。“累覺不愛”出自一個95後小男孩寫的作文,原文是“很累,感覺自己不會再愛了。”之後被用來當作事情無法接受,自己卻又無力改變時的自嘲語或是玩電動遊戲感到疲乏時的感想。“不明覺厲”則是“雖然不明白是什麼,但是感覺好厲害啊。”
此外,中英文混合而成的新網絡用語也很多。“你看看你”縮寫成“UCCU”、“異國羅曼史”縮寫成“CCR”。
可別以為網絡用語笑笑就好,被人罵了都不知道。“何棄療”原句為“為何放棄治療?”,源於大陸醫師楊永信使用電療治療“網癮患者”的對話,後衍生暗指對方有病。“戰五渣”嘲諷他人能力低下,水準不高,戰鬥力只有五的渣渣。 “畫美不看”諷刺所見事物不堪入目,並不是畫面太美不敢看。
將句子縮寫和簡化的例子不勝枚舉,猛一看還真是讓人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愣在那裏。不過,也因為新詞彙不斷被創造,有人嗅到此商機,出版實體書,專門講解網絡用 語,如《鄉民力量大:不可不知的網絡流行符號用語》、《萌萌用語之萌的小百科》等等書籍鎖定年輕世代,皆有固定的擁護者。(中新網11月4日電)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