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閘口岸變遷看澳門回歸15年巨變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2-10 17:09:17 | 來源: 新華網 |
市民和旅客在澳門關閘邊檢大樓外(12月6日攝)。
關閘口岸是澳門的北門,也是我國歷史上較為悠久的口岸。至上世紀80年代時,關閘仍是澳門通往內地的唯一陸路通道。回歸祖國後,大量內地遊客到訪澳門。隨著2003年7月內地赴港澳“個人遊”政策實施,2007年澳門各口岸通關總量首次突破1億人次,此後一直居高不下。
今年前11個月,全澳各口岸的通關總量突破1.34億人次,超過去年全年的1.33億人次;僅關閘口岸的通關量前11個月就達到1.016億人次,刷新了去年創下的9983萬人次的歷史紀錄,拱北—關閘口岸也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市民和旅客在澳門關閘邊檢大樓外(12月6日攝)。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