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出訪微鏡頭:打造萬里互惠大動脈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22 09:49:59 | 來源: 新華網 |
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抵達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第五次會議。記者龐興雷攝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泰國曼谷,風光旖旎的湄南河畔。忙碌了整整一週的克強總理迎來了他此次亞歐行的最後一項活動——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
大湄公河次區域具體指哪片區域?這個合作機制是幹嘛的?估計不少人並不了解。可既然知名度“不高”,為啥克強總理要親自出席?這個合作機制跟中國有啥關係?還別説,這倆問題真問到點子上了!
12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開幕式。記者饒愛民攝
【鄰居好賽金寶】
大湄公河次區域(GMS)經濟合作,由亞洲開發銀行倡議于1992年成立,涵蓋瀾滄江—湄公河沿岸的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旨在加強次區域國家的經濟聯繫,推動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GMS是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東盟合作的補充。這5國都是東盟中的欠發達國家。其中越南、老撾和緬甸還與中國接壤,與中國周邊環境的穩定息息相關。
中國的發展需要“鄰居好”,只有鄰居也好了,中國才能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帶動整個次區域共同發展。克強總理親自出席本次領導人會議,一方面是出於對GMS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踐行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進一步增進與鄰居們的互利共贏。
12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曼谷會見泰國總理巴育。這是會見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和《中泰農産品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記者黃敬文攝
【一條江和一條路】
從青藏高原到胡志明市,萬里湄公河浩浩蕩蕩,將沿途數億民眾的命運緊緊聯在一起。
如何才能將這條“黃金水系”打造成一條互惠大動脈?答案只有一個,增進互信、互利共贏。這不是句空話,中泰簽訂鐵路和農産品合作諒解備忘錄就是明證。
這項合作對中泰雙方都有利:中國可以藉此加快“走出去”步伐,讓中國裝備接受世界檢驗,帶動國內産業升級;泰國則可以淘汰部分“百歲高齡”的老舊鐵路,提升基礎設施水準,拉動就業,惠及民生。
這條路,凝聚著總理的無數心血;這條江,寄託著數億民眾的富足之夢。它們的另一頭,是次區域合作的光明未來。
湄公河流域各國目前均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來自外部的助力。在世界經濟遭遇下行壓力、次區域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這條路的示範效應將被無限放大,會迅速帶動流域其他國家與中國間的合作,將增進互信、互利共贏的理念傳遞下去。
同飲一江水,親如一家人。克強總理的曼谷之行完美地向次區域國家傳遞了來自中國的信心。願這份信心能隨萬里湄公河不斷流淌,讓沿途每一個國家都感受到一份來自中國的溫暖。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