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達拉宮收藏"世界最長藏文書法長卷"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26 16:38:46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拉薩12月25日專電(記者 索朗德吉)世界最長的藏文書法長卷《西藏曆代藏文書法字體精華集匯》24日被西藏布達拉宮收藏。
“第一段是用天珠體寫的,這種字出現在三千多年前的象雄時期,字形像一顆顆天珠,那時候天珠不僅僅是裝飾品,也帶有文化寓意;這種是天降體,每一個字像是從天而降;這種叫殘屍體,是藏王松讚幹布時期的創作,字形就像將屍體肢解開來。”藏文書法家格芒·江白解釋道,“這裡的每一種字體都很有講究,最久遠的有三千多年前的象雄古文字,最近的也有一些近年來我自己創新的字體。”
46歲的格芒·江白自13歲起學習、研究藏文書法,33年裏,他走遍各地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地,探尋藏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據格芒·江白介紹,藏文書法長卷《西藏曆代藏文書法字體精華集匯》,由中國當代藏文書法家、多派唐卡創始人年敘·多吉頓珠和他歷時四年共同創作,作品長206米、高0.8米。長卷用象雄古文體、天珠體、吳欽體、草書體等177種藏文字體書寫了“藏文字的演變史”、“藏文筆論”等作品,並收錄有藏文筆論、文法、詩歌等藏族文學成分。
另外,西藏著名唐卡畫師、嘎瑪嘎止畫派第二十八代傳人丁嘎先生,在長卷上繪有藏族歷代32位書法大家的畫像。
年敘·多吉頓珠在收藏儀式上説:“長卷的創作,希望能向大家展現藏文字的歷史和魅力,讓更多人了解藏文字的發展。藏文書法除了講求字體工整美觀外,寓意也非常吉祥。藏文書法和字體經過千百年的沉澱和發展,相關的經書、筆論已有上百種,已成為祖國藝術寶庫中的瑰麗珍寶。”
“布達拉宮非常重視藏文化遺産的收藏和研究,此次收藏的書法長卷,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大型作品。它不僅展示了藏文書法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體現了藏族人民豐富的想像力,也集中展示了藏文字的發展歷史。”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索南航旦説,“布達拉宮是藏文化的博物館,將作品收藏於此,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也能在將來展現作品的風采。”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2025-03-28
- 丁薛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2025-03-28
- 博鰲傳遞亞洲引擎的強勁轟鳴聲2025-03-28
- 從匯豐全球投資峰會看“向新”投資趨勢2025-03-28
- 1089.6億元!中國科幻産業連續兩年破千億元2025-03-28
- 台灣各界痛批“綠色恐怖” 要求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懸崖勒馬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