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美爭鋒”將更加激烈 勝負取決於內功

參考消息2月10日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7日文章】題:世紀爭鋒

 

曾為本報報道過中國、美國和巴西問題的記者傑夫•戴爾在新書《世紀爭鋒:與中國競爭的新時代》中主要談到了最具活力的國家中國以及通常瞬息萬變的中美關係。戴爾筆下留情,沒有對中國即將崩潰或統治世界作出大膽預言,但該書具有前瞻性。

 

令戴爾(及其出版商)欣慰的是,由於沒有發生任何戲劇性事件,他的核心論點沒有受到削弱,甚至沒有受到嚴峻挑戰。《世紀爭鋒》一書寫得引人入勝,首批讀者———可能還有以後的很多讀者———可以盡情欣賞作者對重要問題的全面分析,並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戴爾在書的開頭部分就闡明瞭自己的論點。論點直截了當,“保鮮期”長的可能性很大。中國將持續崛起,其大國野心也將持續增長。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並將反映在多個方面。戴爾在書中寫道,中國“已經開始進行關鍵性轉變,政府從接受現有規則轉向尋求按照自己的國家利益塑造世界”。

 

筆者認為,書的開頭部分闡明的論點非常合情合理,戴爾在結尾部分提出的以下觀點也是如此:美國總統奧巴馬面臨巨大挑戰,但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前的挑戰更加嚴峻。中間三個部分的論述也頗有道理,這幾個部分依次涉及軍事、政治和經濟問題。很多專著對戴爾所涉話題的論述都有理有據,但面向普通讀者、目前急需的這類書籍卻供不應求。但“北京共識”未必會取代華盛頓共識。爭奪全球領導權結果如何將部分取決於美國領導人能否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這也將取決於北京能否應對腐敗成風這種緊迫的國內問題,以及北京是否開始認識到,旨在嚴格控制從記者可以寫什麼到藝術家可以創作什麼方方面面的偏執政策削弱了其制定的使中國贏得國際社會尊重的目標。

 

然而,如果認為《世紀爭鋒》一書的唯一價值在於糾正了追求轟動效應的做法,那將是對戴爾的不公。他是一位文筆流暢的作家,知道如何將每個章節寫得淋漓盡致。在寫得最好的章節之一中,他來到中國海南島,並這樣描述了一個小海灣:一端是一個大型海軍基地,另一端卻是“世界小姐”大賽舉辦地,也是有錢的俄羅斯遊客享用壽司大餐的地方———正如戴爾所言,“全球化的中國和大國中國正在爭奪海灘上的一個點”。

 

檢驗這樣一本書有個好辦法,那就是該書在解釋其出版後發生的一則新聞方面是否有用。例如,《世紀爭鋒》一書能指導讀者了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2月突然參拜靖國神社所造成的影響嗎?完全沒有問題。“中國脆弱的民族主義”一章不僅可以使人了解中國網民和官方對安倍此舉的強烈譴責,還能使人了解北京為防止群眾上街而作出的種種努力。目前,民族主義大發作越來越難以控制,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過去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所致。 (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歷史學教授傑弗裏•瓦瑟施特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