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節以文化來定義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2-04 16:00:38 | 來源: 人民日報 |
有網友曾這樣總結“春節是啥”:“一個字,累;兩個字,消費;三個字,大聚會;四個字,胡吃海睡……”這樣過春節,未免有些陳舊而乏味。
事實上,這個春節很多人過得富有文化味。北京的大觀園廟會、上海的新春民俗燈會、廣州“非遺”領舞的新春花會、四川眉山的“迎春燈謎”競猜、哈爾濱的雪雕藝術……各地以文化為主題的場所,大多遊人如織,參與者興味盎然。即便是足不出戶,不少人也在文化中陶冶身心。比如,自己作春聯、寫春聯,以“馬”為主題創作祝福短信,乃至享受著冬陽安靜地讀一本書。
春節怎麼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方式,但文化無疑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訴求,甚至在不少人的潛意識裏,春節已經成為一種文化鄉愁。有的人感覺春節沒意思,那也隱含著一種文化期待,期待新穎的文化讓春節過得有意思。有的人覺得年味淡,同樣是希冀春節多些別致的文化味。
給春節注入更多文化內涵,不僅是人們的期待,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既賡續千百年的文化,又綻放新時代的文華;既以文化的品質來提升人們春節生活的品位,又以文化的崇尚來引領人們假日生活的情趣。如是,文“化”了的春節,將洋溢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給予更多人心靈的慰藉,讓春節的味道就是文化的味道。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4日 01 版)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同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就中玻建交40週年互致賀電2025-07-09
- 國家發改委: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2025-07-09
-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09
- 國臺辦: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7月中旬在浙江舉辦2025-07-09
- “在北京,我看見兩岸青年在彼此的青春裏種下友好的種子”2025-07-09
-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今天在山東曲阜開幕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