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尋求人民幣結算新定位 或成離岸“批發商”
|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3-31 17:31:58 | 來源: 中新網 |

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3月31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面對歐洲來勢洶洶爭搶人民幣結算業務,香港人士並不十分擔憂,相信“蛋糕”做大同樣可令香港獲益,伴隨海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增多,如何尋求新的定位,利用自身獨特優勢,將是香港需要考慮的問題。
談及英、德將設人民幣清算行,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出,“(對香港)絕對是一件正面的事情”,開放其他地區做人民幣結算,將餅做大,會有更多銀行和企業選擇使用人民幣進行直接支付,香港相應也會增加交易對手。他表示,現時香港的人民幣結算主要是兩地跨境人民幣結算,其他地區增加人民幣使用量後,香港業務量及業務類型也會增加,使用量不會減少。
農銀國際證券董事總經理林樵基亦強調,“人民幣餅很大”,歐洲人民幣資金量也很多,將渠道分給不同國家,尤其是金融中心做結算,可以吸納當地人民幣,“餅做大了,對香港不會有好大影響”。根據倫敦金融城當局數據,倫敦市場的人民幣計價外匯産品,包括現匯、遠匯、掉期和期權,平均日交易額在2013年上半年達到1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逾一倍。
至於下一步香港可發揮何種作用,招商局前董事長、金髮局內地機遇小組召集人秦曉認為,香港可以充當人民幣離岸“批發商”,作為中國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批發樞紐功能,與其他“零售”地區共同發展。他建議,未來香港應增加人民幣投資品種,發展為全球人民幣資産管理中心。他表示,目前香港人民幣資金池佔中國整體不足1%,很多市場投資産品及工具,因沒有規模效應、成本太高而未能發展出來,他預計,中期而言,香港人民幣資金池需有3萬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規模。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進博之約”第八年,世界感受中國如此“確定”2025-11-06
- 中國對外開放如何“惠全球”?進博會裏找答案2025-11-06
- 台灣自媒體人走進四川閬中:感受三國文化、科舉文化,探尋古城歷史脈絡2025-11-06
- 台灣青年:我們都愛大熊貓2025-11-06
- 台灣青年參與《兩岸新發現》之“我們共同的抗戰記憶”系列節目的感受:向更多人傳播抗戰歷史與抗戰精神2025-11-06
- 驚艷大圖來了!一起“雲賞”年度最大超級月亮202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