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大陸網友挺瓊瑤 顯見兩岸道德感趨於一致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18 16:34:1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家瓊瑤日前向廣電總局陳情,指控于正新劇《宮鎖連城》抄襲自己的小説《梅花烙》,台灣《旺報》18日就此發表評論説,戲劇改編,在法律上很難界定是“抄襲”,但在道德上卻不見容于社會,大陸網友一面倒挺瓊瑤,顯見大家的道德標準漸趨一致,這是好現象。
作家瓊瑤的小説《梅花烙》被大陸電視劇製作人于正“抄襲”,氣得她發微博向大陸廣電官員陳情。大陸網絡輿論一面倒支持瓊瑤,但在司法實務上,卻又發現很難告得倒于正。此事在法律上難處理,卻體現出兩岸道德感已趨於一致。
平心而論,于正新戲《宮鎖連城》裏頭,偷龍轉鳳的橋段、背景設定在清朝宮廷等情節,跟《梅花烙》沒什麼差別。但偷龍轉鳳的橋段,跟謠傳乾隆皇帝並非雍正親生子,而是大臣陳世倌之子這一段,也很相像。所以瓊瑤主張于正是“抄襲”,涉及侵權,于正卻可以辯稱僅是“模倣”。
重點在於,于正沒有誠意道歉,而且此人過去的紀錄太差、形象不佳,光是網友找出來的舊戲,林林總總抄了瓊瑤好多次,還有于正聘過的編劇也跳出來作證。
戲劇改編,在法律上很難界定是“抄襲”,但在道德上卻不見容于社會。大陸網友一面倒挺瓊瑤,顯見大家的道德標準漸趨一致,這是好現象。
若瓊瑤堅持要主張權利,司法不失為一途徑,一則兩岸都有《著作權法》,對坊間所謂“抄襲”、“模倣”等“改作權”,都有規定;二則兩岸相互承認對岸一般民事判決。
至於在哪起訴?台灣有專屬智慧財産法院,一旦勝訴,可以跨海向於正求償。但因對方幾乎不可能到台灣出庭,又依“以原告就被告”原則,瓊瑤還是向大陸法院起訴為宜。
依大陸司法實務,著作權人大多把著作權信託給“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主張權利。兩岸2010年簽署《知識産權保護合作協議》,相互保護著作權,像是協議第六點便有建立作品認證制度規定,就是要預防山寨作品氾濫,如果循此管道奏效,也可以證明兩岸協議實在有必要,而非統戰工具。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