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為何培養大學生難解中國高科技困境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4-21 16:02:07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據香港《南華早報》4月20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上大學不是解決中國高科技困境之道 我滿腦子都是自己在讀的一本書——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的自傳。他設計了具突破性的第二代蘋果電腦,卻在數年後才取得大學學位。
但是現在對中國來説,大學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答案。一直有人説,外國公司利用大量低薪、無特殊技能的勞動力把中國壓在工業發展廉價又辛苦的階段。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少有在全球叫得響的牌子。
但是,現在只需6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將比美國全部勞動者都多,一切都會不一樣。中國人會成為世界高科技領導者。人們顯然沒注意到,大型高科技公司早就雇用數量極其龐大的中國工程師。他們早就是高科技領頭羊,不過是在中國之外。有個原因能解釋這點,它與教育沒關係,與市場經濟有關。
如果你不能將你的工作的定價與對金錢的競爭性需求恰當聯繫起來,那你永遠不能給你的事業帶去太多創新。對你的工作一無所知的人卻擁有最關鍵的決策權。
這就是仍在中國上演的事。國家仍決定誰出於什麼原因、以什麼價格獲得多少資金。資金只服務於昨天的偉大想法,而不是今天的。從(昨天的想法)中也不太可能産生什麼,因為從定義上看,那是昨天的想法,屬於過去。(作者傑克·范德坎普,陳一譯)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