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方便食品:魏晉有“餢鍮” 宋朝有“馉饳”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30 16:47:14 | 來源: 大連日報 |
隨著《舌尖2》的熱播,伴隨著濃濃的俗語情懷,精緻的刀工、複雜的環節、巧妙的加工,吃貨們再一次滿足了舌尖上的慾望。那麼在古代,拋開那些繁雜的程式,那個年月的吃貨們是否也能享受到方便且好吃的食品呢?
可食用的“備胎”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外出自駕遊,往往會在馬車後面懸挂一個圓圈形狀的東西。不要亂猜,它當然不是像今天越野車後面的備用車胎。這個奇怪的東西名兒同樣很奇怪,叫“餢鍮”,音譯“布頭”。實際上,它就是一種便利食品。至於製作工藝,首先發好一盆面,堆在面板上揉搓,形成一個巨大的面環。完了下到鍋裏炸,至金黃皮酥方可。最後撈出鍋,晾掉上面的油,懸挂起來貯存。待到外出的時候,就將炸好的餢鍮挂在車後。路上累了餓了,停車歇歇腳,順便就拿下來啃兩口餢鍮,既方便又能填飽肚子。
串起來的“花骨朵”
到了宋朝有種比較常見的方便食品叫作“馉饳”,也叫“骨朵”。這種麵食裏面還帶餡兒,製作工序類似于包餃子,但比餃子還要複雜。先要搟好面皮,擱進肉餡,完了對角折起,周邊捏緊,作出一個三角形的模樣。然後把三角形的兩個邊角對折,捏緊,這樣捏出來的形狀跟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一般。最後逐一入鍋炸好,再用竹籤串起來,留待日後食用。《水滸傳》講得就是宋朝的事兒,裏面武大郎被毒害,武松為其報仇,叫來街坊鄰居作證,問王婆的隔壁是誰家,王婆回答:“他家是賣馉饳兒的張公。”可見,張公賣馉饳,就是開了家方便食品小吃店。
多功能“築城磚”
明朝時期,有一種方便食品叫“蘿蔔磚”,名字同樣很奇怪。它的主要製作原料就是大蘿蔔。把蘿蔔洗凈去根、去皮之後,放入鍋裏蒸煮。冷卻後,倒在盆裏,搗成泥糊糊。將泥糊糊灌入準備好的模子裏,脫成磚坯形狀,最後晾曬風乾。所以説,這是名副其實的“蘿蔔磚”。蘿蔔磚還用於軍事防禦上來,明朝時期蘿蔔磚就常拿來構築內墻。當戰火一起,全城戒嚴,處於防禦狀態的時候,城裏和城外隔絕,糧食短缺,這時候蘿蔔磚就派上了用場。從墻上取下幾塊蘿蔔磚來,擱到鍋裏一煮,立即成了粥,用來充饑果腹。
最美味的“備荒糧”
清朝,又製作出了“耐饑丸”這種方便食品。具體做法,是將糯米炒至發黃,倒在石臼中晾曬。再將紅棗入鍋蒸熟,去皮、去核,同樣倒入石臼晾。然後就用大杵搗石臼中的糯米和紅棗。搗爛和勻之後,將糊糊取出來,團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丸子。最後,鋪到葦葉上晾曬風乾。清人學者李化楠,他記載這種耐饑丸的效果十分顯著,吃上一丸,管保半天不餓。他在余姚任職縣令的時候,就曾經號召廣大農民群眾趁著豐收年多製作些耐饑丸,以備災荒缺糧時食用。淩子越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