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明祭掃:從“黑白灰”到“彩色調”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06 15:13:36 | 來源: 新華網 |
到先人墓前祭掃是清明節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而近年來,越來越多身在異鄉無法歸家的遊子,開始選擇通過網絡寄託對先人的哀思。 新華社發 蔣躍新 作
新華網北京4月5日電(記者杜斌 關桂峰 袁慧晶)4月5日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這個以祭奠祖先、緬懷先人而設立的節日大約開始於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今,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中國人殯葬理念的改變,傳統的清明節出現了一些現代、新鮮的元素。清明祭掃從單調的“黑白灰”,步入現代的“彩色調”時代。
為已故親朋定制太空葬禮,將其骨灰製成“首飾”隨身攜帶,通過墓碑上的二維碼追思故人,油畫祭祀、風車祭祀、千紙鶴祭祀……這些若干年前不可思議的情景,漸漸出現在中國人的生活中。
記者在一家名叫“彼岸”的殯葬電商網站上看到,多種新式殯葬服務可供選擇,其中包括:太空葬禮、骨灰鑽石、心理疏導、回憶錄、油畫等項目。
生命鑽石,是將逝者的骨灰或頭髮灰經過特殊處理轉變成“晶瑩的鑽石”,還可製成“首飾”隨身攜帶。“彼岸”還提供為已故親朋製作畫像、油畫、回憶錄等追思形式。
互聯網進入殯葬行業,一方面將殯葬業消費透明化,讓價格水準回歸到正常。另一方面,嘗試打造全新的、更符合青年人的殯葬文化:追思從“線下”到“線上”,氛圍從“沉重”到“輕鬆”。
將二維碼刻進墓碑,“掃一掃”就能看到逝者的照片、視頻、生平事跡等,這種方式越來越多地被人們了解。目前,上海、湖北、江蘇等地已出現專門的服務商為逝者製作“二維碼”,將其雕刻在特殊金屬材料上再粘在墓碑上。
在“2d回憶網”,家人、朋友可以為逝者創建紀念園,對逝者生前事跡、照片、視頻等信息進行編輯,並將紀念園的網址生成二維碼。親屬們以後可以隨時創建、編輯和更新網頁、添加評論和照片。
還有的陵園提供LED電子思念屏、遠程祭祀等服務。比如“視頻直播祭奠”服務,只要有一台能上網的電腦,就能隨時“面對面”祭拜先人。客戶可以通過網絡或電話事先預約,然後坐在電腦前,由專業的禮儀人員對先人的墓碑進行祭奠。還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視頻對話,將想對逝者説的話通過網絡傳輸,整個祭奠流程視頻也可以上傳至大家庭紀念館。
4月4日,在南昌市瀛上墓區,鮮花與黃絲帶替代了香燭、紙錢和鞭炮,成為清明祭掃的“主角”。清明期間,不少江西南昌市民選擇用鮮花、絲帶等無煙環保的方式緬懷故人。 新華社發(陳子夏攝)
“傳統殯葬業暴利眾所週知,如果互聯網服務進入,能被‘宰’得少一點,提供的服務好一些,相信消費者都是願意嘗試的。”北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杜雲説。
一些陵園的氛圍也在發生變化。中國人在清明時節掃墓,入眼的色彩漸漸豐富,不再是灰色的煙灰、灰色的墓碑、褐色的土地,而是點綴上令人愉悅的黃絲帶、幸運風車或是千紙鶴。
草坪上,五顏六色的風車隨風起舞,一位小男孩看著手中的四葉風車正笑得燦爛。這是記者5日在江西南昌梅嶺世紀園看到的一幕。今年清明,陵園管理處準備了7000多只彩色風車,一部分裝飾在園中,一部分贈送給前來祭掃的人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風車旋轉的自由、無慮、瀟灑,恰似人們所追求的心境,借著風車的幸福寓意,希望人們能度過一個“五彩清明”。
在貴陽,有陵園推出了千紙鶴祭祀,每位市民可用香蠟紙燭換取2隻成品千紙鶴,也可以自己動手疊制千紙鶴,將其懸挂于墓碑旁或園區樹木上,寄託思念。
有市民這樣形容這種改變:“過去面對著滿園的黑白灰色調,心情也跟著灰色起來;如今文明祭祀增添了很多幸福信物,看著就覺得未來充滿希望;逝者若泉下有知,也能為生者安心了。”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