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拒“雙非” 部分私家醫院生意“遇寒”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5-01 10:55:59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香港4月30日電 (記者李焯龍)香港公立醫院去年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私家醫院則僅能讓“單非”孕婦(合資格的港人內地配偶)預約分娩,拒絕“雙非”(夫妻雙方都非香港居民)孕婦預約。結果,香港10間私家醫院去年的分娩個案減少,部分生意更受到影響。
據香港《經濟日報》30日援引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資料顯示,香港10間有提供分娩服務的私家醫院,去年共處理1.98萬宗分娩個案,較前年的4.64萬及2011年高峰期的4.89萬宗,減少近60%,當中來自內地的孕婦更減逾80%。
成立至今約50年的香港浸信會醫院向中新社提供的資料顯示,分娩個案由2012年的1.2萬宗,減少至去年約2300宗,其中約35%是“單非”孕婦。另外,該院去年虧蝕6000萬元(港幣,下同)。
香港浸信會醫院發言人解釋,該院的非香港本地孕婦須付約1.5萬元行政費,故此孕婦數量減少,這方面的收入亦隨之減少。今年該院計劃加價5%至6%,主要為醫生費及床位收費,但産科分娩服務在今年3月起提供優惠。
另外,分娩個案由前年3325宗減至去年僅643宗的寶血醫院,其行政經理黃顯齊對記者表示,去年該院的分娩個案中,香港本地孕婦佔9%,較前年4%至5%微升,而其餘都是內地“單非”孕婦。
“停收‘雙非’孕婦是我們最大的影響。”面對産科遇上“寒冬”,黃顯齊指出,去年“轉盈為虧”虧蝕大約600萬元多,産科服務去年已減少人手,“産科有提供減價優惠,同時加強發展其他日間手術、內窺鏡服務等項目”。
至於位處香港島跑馬地、知名度較高的養和醫院,去年有2844宗分娩個案,較前年的3022宗減少近180宗。另外,香港本地孕婦的比例從前年的66%,急升至今年的90%,“單非”孕婦的比例同期則微增3%。
養和醫院發言人解釋,香港市民對該院的産科服務需求殷切,停止接收“雙非”孕婦對該院産科服務并無影響,也暫時沒有計劃調整收費。
香港私家醫院對分娩收費不菲,據養和醫院網站的資料顯示,在多項套式收費計劃中,以剖腹分娩、六天五夜住在私家病房的最貴,需要5萬元多,且費用不包高昂的醫生費用等。另外,在下調3000元後,今年5月起,産婦若選擇預約寶血醫院剖腹分娩、住院四天三夜的産前檢查特別套餐,亦需4.79萬元。(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 外交部介紹有關情況2025-08-01
- 政策“不鬆勁”、消費“有新招”、市場“反內卷”——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8.01%2025-08-01
- 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併發表重要講話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灣美食帶到福州2025-08-01
- “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採訪活動在長沙啟動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