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讀書有針對性:靠《昭明文選》提高寫作水準

國學經典是幾千年以來聖賢豪傑幹事業的結晶,用幾千年驚心動魄的歷史作為注解,一句有一句的功夫,一章有一章的奇妙,君不見宋時趙普,半部《論語》就可以將天下治理得服服帖帖。然而,在現代語文教學的環境下,我們的國學教育如何更有説服力,卻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當然,本文所説的能力,是指語文能力,因為記者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

 

認識:

 

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個神話

 

關於國學經典的神奇作用,史上相傳一個最勵志的故事——北宋名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也不過是個神話而已。事實是這樣的,趙普是個擅長行政工作的官員,對於聖賢經典,不曾過於留意,皇帝覺得必須給老趙提高點文化層次,於是就勸他讀點儒家書籍。

 

趙普覺得憑自己的文化水準,就《論語》這本書好對付,於是拿它來讀,最終讀熟了半部。其實,早在讀《論語》之前,趙普就已經是個優秀的行政官員了,雖然不能否認《論語》對他行政工作的輔助作用,但也不至於神奇到半部《論語》治天下。行政能力強的人,一句《論語》也可以治天下。

 

國學很神奇,是一件文化神器,但它不是神話,千萬不要對它做任何神化。我們要做的是,力圖在現代教育體制下找到國學的閃光點,讓它有説服力。具體到現代的中小學教育,就是怎樣具體轉化為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雖然不敢説立竿見影,但至少要見影——這裡講究的是一個“變現”的功能。

 

記者並不是想將國學教育短、平、快和功利化,但國學教育確實要適應中小學教育階段性的特點,不要等到中學階段都過了,而你的國學素養還沒有破殼而出。

 

規劃:

 

《孟子》之類的讀本要早讀

 

讀國學經典,是受用一生的事,但也回避不了受用一時這個問題。雖然受用一生與受用一時並不矛盾,但還是有區別。

 

熟讀經典,為一生的格局打好基礎,這是受用一生,是慢熟的過程。然而,現代社會的用人制度,與慢熟不免有點矛盾。再説實際一點,你參加中考、高考總得有像樣的寫作水準,他們不會等你慢熟,你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得有説服力,這是受用一時。因此,我們還得有受用一時的利器。

 

選哪部經典做利器呢?個人覺得,《孟子》很不錯。這和《孟子》的寫作目的很有關係。孟子認為春秋時期的人悟性高,孔子只要説一兩句話,人們就懂了。而到了孟子所在時期,人們的悟性大不如前,不多説些話,不多費一些口舌,是無法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觀點的。

 

因此,孟子的很多場講座變成了辯論,孟子為了在辯論賽中佔上風,不得不著急地運用滴水不漏的邏輯、充滿力度的排比、深入淺出的比喻和循循誘導的方式,讓自己的觀點勝出。孟子其實是個很著急的人,而著急的過程就是運用學問的過程,於是,各種學問和學科,比如文學、哲學、邏輯學、美學等都集中在了《孟子》的文字裏面。

 

一部《孟子》,營養如此全面。每天花二十分鐘,堅持一年左右時間就能把它讀熟,或者在年少時用一個暑假將《孟子》念熟,不久,它的應急功能就會爆發出來。它會在你的作文裏、言語表述上或在某場辯論賽上爆發出來。孟子這個能源小宇宙,用起來很順手,見效快。

 

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一個人在中學階段還寫不好作文,那以後基本上沒多大希望提高了。所以,對於《孟子》之類的好讀本,要早早地讀,要快快地讀。

 

用中國古代山水詩來提高審美素質

 

寫作技巧的組成,除了邏輯、文學、思想外,還有美學、人格和修辭手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審美素質的形成,因為有審美的眼光,才有審美的胸懷和審美的文字。個人覺得最好的教材是中國古代山水詩。中國地質意義上的大地河山,在經過詩歌的打磨和加工後,在保持自然特色的基礎上,具備了高一層和深一層的美,這是人格美、修辭美。

 

例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然意義上的大海和明月,成了天下人感情交集的一個載體,凸顯了天下一體的人格美;杜甫的“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下”,在突出泰山的地理高度的同時,也把一個時代的高度突出了。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可感的,詩句用精煉的方式將這種可感性表現出來,同時,山水詩裏蘊含的美學元素、修辭元素也是可感的,學生從古代山水詩中,與中國山河之美零距離接觸,其實也是和中華民族的人格美、文學美零距離接觸,讀大好河山,寫大好文章。詩歌裏的這些元素變成寫作能力也是可感的,看得見的。

 

此外,古代山水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接受度高。中國的語言,無論是口頭語還是書面語,幾千年來變化都很大,但有意思的是,晉宋以來的詩歌,語言模式變化卻不大。

 

其次是它的畫面感、音樂感。詩人為了畫面的可感,在空間、色彩、聲音方面都有精心的安排。

 

每一首好的山水詩,都是好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和美術作品的綜合體。熟讀這些詩歌,不只熟悉它們的字句,更要熟悉它們裏面的線條、色彩、音樂以及各種元素的搭配,從而提升寫作、繪畫、音樂觀賞方面的能力。

 

將古代山水詩轉變為現代語文能力的過程並不是很長,它既不速成也不慢熟。前面説過,它的可接受度高,所以它的可模倣度和可變現度也很高。

 

讀國學經典想要一時見效,在文本的選擇上,講究的是語句的對仗和流暢,語意的相對淺近。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的脾氣和當下水準相投合,而且最好有故事性。個人認為,在培養綜合寫作技巧方面,針對中學生而言,《聊齋志異》的效果比《古文觀止》好,因為前者有故事性,能引起興趣,可以引導學生在讀故事的過程中掌握蒲松齡怎樣寫故事的技巧,其實也就是記敘文的技巧。

 

驚奇:

 

李白也靠“優秀作文選”突飛猛進

 

選一個切實的國學文本,短期內提高國學素養,從而緊密地與現代語文教學相配合,立竿見影地提高語文能力,這是不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我們還是看看古人的例子吧。

 

據説李白用鐵杵磨成針的精神去讀書,那得多慢啊。李白畢竟是個文學青年,也想急於提高寫作能力,因此他的讀書也很有針對性。經、史、子、集的大部頭書,他一直在讀著,而他更是拼命地讀著一本薄薄的“古代優秀作文選”,因為裏面全是文學類文章。這些文章可以短時間內提高他的寫作水準。

 

這本書是什麼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昭明文選》(簡稱《文選》)。李白詩寫得好,和《文選》這本應急書很有關係。怪不得李白屢次提到東晉南朝詩人陶淵明、謝靈運和鮑照等人,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就是那本“優秀作文選”上的作者,都是李白的師傅。讀《詩經》可能是慢功夫,而讀《文選》則是快功夫。

 

唐朝的文學青年和文學大叔們想寫好文章,還真未必全靠大部頭的經典,他們都和李白同學一樣懷裏揣著同樣一本書——《文選》。他們把《文選》讀個滾瓜爛熟,就不愁成不了大唐的文藝青年。

 

可見,國學教育除了按部就班讀經、史、子、集外,在現代教育環境下,還得學學李白同學,選一個文本,讓自己的寫作能力、表述能力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提升。劉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