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家研發“行星表土準備系統”獲國際發明獎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5-06 15:38:26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香港5月5日電(記者 梁今)曾為中國“嫦娥三號”登月探測器研發“相機指向機構系統”的香港科學家容啟亮教授,他率領團隊研發的“行星表土準備系統”最近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二屆國際發明展上獲得特別大獎及評判特別嘉許金獎。
容啟亮是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連同他在內,理工大學在這次發明展上共奪得11個獎項。校方5日特別在校園內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喜訊,同時展示各得獎的研發成果。
容啟亮説,“行星表土準備系統”是為中俄兩國合作的策略性太空計劃所研發,但2011年搭載著這個裝置的俄羅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發射失敗,所以至今仍未升空,系統將被應用到未來的火星探索任務中。
據介紹,“行星表土準備系統”體積輕巧,僅重400克,能夠把“火衛一”(距火星較近且較大的一顆衛星)的表層土壤磨碎及篩選出直徑少於1毫米的樣本,以便進行實地分析,有助研究宇宙的演化。
容啟亮率領團隊花了3年時間研發“行星表土準備系統”。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透露,“行星表土準備系統”的技術其實和去年登月的“嫦娥三號”探測器的“相機指向機構系統”原理類似,“功能雖然不同,但在結構上是相同的原理,太空裝置十分精密,最大的技術是如何弄到體積輕巧,且能在極端溫差、真空、無重狀態及充滿宇宙射線等惡劣環境下工作。”
他還進一步向記者透露,目前正用這項技術研究發機械人,估計明年會有一些突破。
其他獲獎的發明品,還包括可定向輸送藥物的食品膠囊製備方法、可吸附納米氣溶膠並具備其他附加功能的多層納米纖維過濾器、由三維間隔織物製成的智慧防衝材料、應用導電材料設計新型發熱功能性紡織品等。(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