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自主發電”蓬勃發展 智慧電網調節是關鍵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6-10 09:44:29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武詩韻):德國是歐洲電費最高的國家之一,如果從德國國家電網用電,電費的三分之一要上繳國庫,但只要能源是自己生産的,政府就不徵稅。如果自發電採用的是可再生能源,還能額外得到政府的補貼。為了節約成本,很多德國家庭在屋頂裝太陽能板,工廠配備燃氣機或安裝風能發電設備等。
據統計,德國的年耗電量約600萬億瓦時,其中50萬億瓦時,即8%的電源是民眾自産的。在工業領域,自主發電的比例達到了約20%。自發電很大程度上依賴不穩定的資源,比如太陽能和風能。如何控制發電和用電平衡就成了大問題。這就要求引入調節供需的智慧電網。即每個自發電者既是生産者,也是消費者。
自發電家庭用電能夠自給自足,同時又能將多餘的電力以盈利的方式出售給電網。“以電力生産決定消耗”才是正確方向。當風力或陽光特別強時,電力就會過剩,因而非常便宜,消費者便能適時開啟電器。如果電力緊張時,價格就高,消費者將會適度考慮少用或許明天再用電器。所有産生的電力資源都通過電力交易所直銷。在發電時,發電方必須要考慮,這些電是不是別人需要的。電力儲存的成本非常高,並且大量的能量會在轉換時流失。如果當時已經電力過剩,不妨可以關掉自己的發電機器。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