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厝吟詩會” 傳承閩南文化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6-05 17:42:4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台北5月24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劉舒淩)“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24日的台北雨過天晴,古香古色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裏,閩南語吟唱詩文之聲抑揚頓挫。
“甲午年古厝詩文會”正在舉行,來自基隆市東信小學的20多位小朋友,穿著古時服飾,用吟唱方式演繹《三字經》和《勸學》等經典古文。
台北市民政局主辦的這場河洛漢詩吟唱活動,還邀請了多位河洛漢詩詩人,及著名歌仔戲小生黃香蓮,聯袂展演古今著名詩文作品。
台北市民政局局長黃呂錦茹致辭時表示,舉辦活動除了讓詩文同好者交流切磋,更期待借此推廣閩南文化。“希望用閩南語吟唱的方式,將詩文中的喜悅、憂鬱、悲傷等情緒展現出來,讓傳統的文化得到留存。”
來自台北的許泰宏當天帶著在讀小學的孫子前來參加活動。他説,現在的小朋友在學校通常是講普通話,閩南語使用得很少,希望通過參加類似活動,讓小朋友了解閩南文化。
基隆市東信小學的黃佳慧參加吟唱後告訴記者,現在學校裏每禮拜有一節閩南語課,可以學到一些閩南話。“平時喜歡《孝經》、《樂府詩》等詩文,用閩南語讀起來押韻,很有趣。”
據悉,自2011年以來,台北市民政局已舉辦系列推廣閩南文化的活動。除此次古厝詩會外,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今年還將陸續舉辦幾場結合閩南禮俗的“新生祝福儀典”。
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原址位於台北敦化南路,因城市建設遷建,是台北市轄內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閩南建築館舍。古厝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迄今已有200餘年歷史;2009年經過花博景觀改造,蛻變為現今庭園風貌,成為傳承閩南文化的新據點。(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