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研究調控內地自由行代價 業界憂衝擊零售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6-06 11:33:0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考慮到香港旅客承受能力問題,香港特區政府表示,正研究調控內地自由行旅客人數,但要客觀分析調控措施所帶來的經濟代價。業界人士表示,若削減自由行,香港零售業及就業市場都會大受打擊。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5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在研究調控內地自由行旅客人數的措施。香港是開放的旅遊城市,旅遊業為香港各行各業創造職位、帶來經濟收益,貢獻值得肯定。
他指出,2013年內地訪港旅客達4075萬人次,當中約42%為過夜旅客,58%為不過夜旅客,他們的人均境內消費額分別為8937元(港元,下同)及2721元。
蘇錦梁表示,如果內地旅客人數減少的同時,而來自其他地區的旅客人數未能及時替代,將會對商界甚至整體經濟以及就業等各方面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亦令香港經濟失去一股重要的增長動力。因此,社會各界必須深思調控措施帶來的影響,以及需要付出的經濟代價。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會爭取立法會和區議會的支持,儘快增加旅遊設施,包括購物、酒店和餐飲設施,紓緩部分購物地區的擠迫情況。
據香港特區立法會自由行研究報告,內地自由行旅客和非自由行旅客去年消費額佔香港整體零售總額的22.2%和12%,創造了11.4萬個職位。
香港物業代理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若內地自由行旅客人數削減20%,香港的零售業銷售額將下跌9.1%,並且影響就業市場,繼而拖低香港本地消費,最後或導致香港經濟下跌超過2%。
黃漢成指出,近年來內地旅客帶旺了鐘錶珠寶等高檔消費品的銷售,拉高旺區商鋪的租金。若內地旅客人數減少,旺區商鋪租金今年將下跌10%至15%。
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4月零售銷售額同比大跌9.8%,是繼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也是連續3個月下跌,而鐘錶珠寶銷售更是大跌近40%。
黃漢成表示,隨著內地反貪腐和內地旅客旅遊選擇地區增加,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的意欲已經有所減弱,而近來一些旺區商鋪的租金已在逐漸下調,市場正自我調節。所以此時並非調控自由行旅客人數的好時機,否則將令零售市場雪上加霜。(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