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中國的看法為何很負面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7-02 10:02:21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英國廣播公司(BBC)最近公佈的2014年全球民意調查結果,傳遞出了一個讓人感到驚訝的數據:德國是對中國看法最負面的國家。該國高達7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主要是消極的”。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中國的“宿敵”日本(73%)。對於歷來對德國抱有一定好感的國人來説,這一結果多少讓人有些錯愕。人們不禁要問:德國與中國既無領土糾紛,也無歷史仇怨,兩國之間文化和經濟往來頻繁,為何德國對中國的看法卻如此負面呢?
筆者認為,這與德國媒體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有很大的關係。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的崛起,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負面,各類醜化甚至妖魔化中國的報道層出不窮。例如,2007年8月26日,《明鏡》週刊刊登了名為“黃色間諜——看中國如何竊取德國科技”的封面文章,誣稱在德華人為間諜。這篇報道引起了在德華人的極大憤慨和強烈抗議,但卻絲毫也未能阻擋德國媒體醜化中國的步伐。2013年2月25日,《焦點》週刊刊登了名為“中國令人恐懼”的封面文章,並配以十分醒目的副標題:“間諜活動、奪取原材料、擴充軍備:中國對我們的威脅有多大。”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2010年,德國伯爾基金會委託實施並出版了一項有關德國媒體對中國報道的研究。研究者對德國6大主流媒體(法蘭克福彙報、南德意志報、日報、明鏡週刊、焦點週刊、時代週刊)和國家電視臺在2008年有關中國的報道進行了內容分析。分析表明,上述媒體在2008年對中國的報道量高達8766條,但以負面報道為主。在這些報道中,中國被刻畫為“專制國家”、“流氓國家的支持者”、“破壞環境的罪人”、“廉價(低劣)商品製造商”、“剽竊盜版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原材料需求”和“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的超級大國,等等。此外,德國媒體對中國死刑制度、勞教制度、有毒食品和有毒兒童玩具、西藏少數民族問題、言論自由、人權狀況等問題的批評,也影響著德國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不僅如此,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大,德國國內出現的一些問題如工廠倒閉、失業率上升、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以及豬肉、牛奶等生活品價格的上漲,也被歸罪于中國。2013年1月18日,德國《圖片報》刊文稱,“德國已經陷入奶粉危機,原因是中國人把德國嬰兒的牛奶都喝光了”。長期受到此類報道的影響,德國民眾對中國有負面看法也就不奇怪了。
德國媒體為何偏愛對中國進行負面報道?要回答這一問題並不容易,因為這受到中國、德國和世界多個方面,以及宏觀(政治、經濟、文化)、中觀(媒體機構)、微觀(記者)多個層面因素的影響。筆者在這裡僅分析幾個主要的影響因素。
第一,德國媒體記者對中國政府及政治制度從根本上來説持批判的立場。負責中國報道的資深記者或編輯,大多出生於冷戰時期,受冷戰時期宣傳的影響,習慣於將中國歸入與西方對立的國家陣營。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後,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並多次公開表示不會引入西方的政治制度。德國記者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有著高度的認同,認為這是通向自由、民主、法治和富裕的必由之路。相應的,他們傾向於將中國社會出現的問題都歸咎於政治制度的弱點。對這些問題的揭露和批判有助於維持其既定的認知結構。另外,因為有納粹和東德兩段歷史的影響,德國人對一黨制和社會主義制度普遍持批判和否定的態度。所以,就其政治立場而言,德國記者從一開始就是站在中國的對立面的。此外,每當出現敏感事件(如2008年西藏暴亂),在信息不夠透明的情況下,德國記者更願意聽信流亡海外的政治組織和異見人士的一面之詞,作出有關中國的負面報道。
第二,對於負面問題的關注,是德國媒體報道的一個基本取向,因為只有衝突(Konflikt)、危機(Krise)、戰爭(Krieg)和災難(Katastrophe)才會引起讀者的注意。在德國,這也被稱作是新聞報道的四K取向。此外,德國媒體將批判政府視為自己的責任,他們報道的重點往往不是政府的成就,而是其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當德國媒體將這種報道取向應用於中國報道時,再加上德國記者對中國所持的批判立場,德國民眾就很難看到中國社會積極和進步的方面了。相反,他們所看到的大多是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以及與鄰國的領土爭端,由此對中國形成片面的消極印象。
第三,德國從政府到民間都把日益崛起的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和威脅。不少人擔心,中國的崛起會挑戰既有的國際秩序,擠佔其生存空間,導致德國和西方的衰落。2012年11月公佈的一項有關德國如何看待亞洲崛起的調查表明,73%的德國人認為,中國在獲取原材料/能源方面是德國的競爭對手,72%的人認為中國在創新性産品方面是德國的競爭對手。德國十分擔心未來會在競爭中失去優勢。這種擔憂催生了人們對中國的一系列惡意揣測,包括誣稱在德華人為間諜。2014年年初,華為(德國)公司和德國全球與地區問題研究所(GIGA)以及民調機構TNS Emnid聯合發表了調查報告《中國與德國——感知與現實》,報告顯示,92%的德國人認為中國企業會竊取德國的技術和發明成果。德國媒體不斷拋出中國威脅論(如“中國的崛起是德國的衰落”、“危險來自中國”、“被奪權的西方”等文章),既是在迎合也是在繼續營造瀰漫在整個社會的對中國崛起的憂慮情緒。
第四,中德兩國文化存在著許多區別甚至對立。這裡所説的“文化”,採用的是荷蘭跨文化管理學者霍夫斯泰德的定義,他將文化定義為是一種“思維軟體”,即一個群體典型的感知、思維和行為方式。霍夫斯泰德對跨文化差異的研究,以及德國跨文化心理學者托馬斯對中德兩國文化標準的研究都表明,中德兩國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思維軟體,並且存在著一定的不相容問題。例如,德國規則取向vs中國規則相對主義,德國內化的自我控制vs中國的見機行事,德國直接的、明確的交流風格vs中國間接、含蓄的交流風格,等等。注重秩序和規則的德國人在遇到靈活處事、説話含蓄的中國人時,難免出現問題。德國的華裔人士劉楊曾出版過一本《東西相遇》的畫冊,以圖畫形式展示了東西方(中德)之間的日常文化差異,比如,在餐館就餐時保持安靜vs喜歡喧鬧、準時vs不準時、排隊vs不排隊,以及對待動物的不同態度等。中國遊客大規模赴德旅遊讓德國商人賺足了鈔票,中國遊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也損害了中國人和中國在德國人心目中的印象。
有人説,德國媒體和民眾對中國的看法,顯然不客觀、不全面,也不完全符合事實,我們不必理會它。筆者並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德國記者博滕斯坦因曾在其《醜陋的德國人?》一書中指出:“作為個體,我們有三重存在:一是我們眼中的自己,二是別人眼中的我們,三是客觀真實的我們。但是作為民族,我們只有兩重存在:一是我們眼中的自己,二是別人眼中的我們。因此,其他民族如何看我們十分重要。這是我們民族的一半存在。”《論語》季氏篇夫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古人尚且有此智慧,我們豈能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不關心自己的國際親和力呢?
也有人説,從BBC的調查來看,除了中國之外,德國對美國和俄羅斯等國家的看法也比較負面,因此,這是大國的共有問題,也是高傲、苛刻的德意志民族的特有問題,我們不必太在意。對此看法筆者也難以茍同,因為它既忽視了德國對不同國家看法消極的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也忽視了另一個組數據——除了德國之外,法國(68%)、美國(66%)、加拿大(64%)、西班牙(59%)和韓國(56%),對中國的看法也十分負面。若不對此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就無法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措施,令我們錯失提升國家軟實力的契機。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的內政和外交都在牽動著世界的神經,但是我們對外溝通的觀念和能力都明顯滯後。如何講述崛起中的中國的故事,讓世界了解、理解甚至認同我們,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國家任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係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留德博士)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