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不惜犧牲台灣實現自己目的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8-13 10:38:43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2日發表評論説,民進黨存心防堵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所將産生的效益,再藉口攻擊國民黨執政不能夠讓台灣經濟好轉,進而使民進黨獲得選舉利益。
攸關台灣經濟發展的幾套法案,都因民進黨的阻撓而卡在“立法院”,美國“華爾街日報”社論指出台灣“自甘落後”。實際上,馬英九早已就此表示他“心焦如焚”,但民進黨就是不動如山。
民進黨對於抵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理由,主要是兩岸已簽署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效益不足;兩岸經合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沒有幫助;台灣經濟會“鎖在中國”。
首先,ECFA效益縱使不足,固然可能是當時估計過高,但其效益確實存在,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如果沒有ECFA,情況只會更糟而不會更好。而且ECFA只是架構而已,必須靠後續的服務貿易協議、貨品貿易協議來充實。民進黨擋住了服貿,也必然拖延貨貿,那ECFA的效益又怎能提高呢?
其次,所謂兩岸經合對臺參與區域整合無助,和上述一樣,都是已有效益但尚有限。很明顯地,ECFA之後,台灣先後與新加坡、新西蘭簽署了經合協議,可以確定的是,若無ECFA作為示範,是不會有這種成果的。
至於台灣所重視的參與(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以及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更不可能不先完成兩岸服貿協議和貨貿協議。而民進黨擋住了服貿協議,就擋住了台灣參與區域整合,再藉此指責ECFA無助區域整合,不僅是本末倒置,恐怕還是蓄意誤導。
至於所謂“鎖在中國”,則是“反中恐陸”的不正常心態或政治性宣傳,實際上,馬英九執政以來,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並未增加。總不能一方面批評兩岸經合效益不足,另方面又害怕效益擴大會變成依賴大陸,那除了中斷兩岸經合外,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嗎?
以上就令人不得不懷疑,民進黨是存心防堵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所將産生的效益,再藉口攻擊國民黨執政不能夠讓台灣經濟好轉,進而使民進黨獲得選舉利益。這根本是犧牲台灣來成就他們的政治目的。
新聞推薦
-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2025-09-11
- 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賓所謂的“抗議”2025-09-11
- 國家林草局公佈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2025-09-11
-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舉行2025-09-11
- 央視快評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新動力2025-09-11
- 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已經達到50萬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