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孔子畫像(資料圖)

 

陳來,1952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溫州,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著名哲學史家。

 

主流文化的治國理政價值觀

 

這是從政府到基層群眾都關心的話題,它涉及到我們政府行為、政策導向的根據。怎麼把握中國傳統文化裏邊主流的治國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這四個字是見於《管子》,中國講的以人為本有鮮明的特色,這個特色就是從西周以來,中國文化就向著一個新的方向發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為本,中國早期歷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為本,但從西周開始,從周公封于魯開始,他的思想就從以神為本的文化開始轉向以人為本的文化。西周時期開始有一種思想,説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為什麼有這樣的思想?當時有這樣的觀點: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沒有人的祭祀,神就沒法存在。這就是説人世是神世的根本。這種思想在西周得以發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和特色。這就是中國人以人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後期戰國時代,諸子百家絕大多數都是以人為本的。只不過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同時又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對人世的發展、協調、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堅持人世優先,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時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邇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實也講了類似的話,“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為什麼要敬鬼神?我想從孔子的角度來談,他承認神靈的存在,但神靈對人的作用有多大,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過敬神,保留人的一種敬畏感。在一個古老信仰的傳承下,雖然我們今天強調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對更高存在的一種崇敬和神聖感。為什麼中國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積累很多智慧?是因為很早中國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為本。這與今天我們提倡的以德治國的思想類似。如果説以人為本是跟以神為本在比較中形成的,那麼價值觀、價值理念一般都通過理想、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取捨和比較建立起來,一個人的價值偏好、如何選擇,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

 

以德為本的對立面就是以刑治國,強調政令、刑罰的作用,忽視道德的作用,這是孔子反對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中國古代的主流治國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響,這就是以德為本。

 

第三是以民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書》中已有“民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國。在《尚書》裏邊,應該説有不少這樣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也是在一個比較中看出你的價值選擇。在孟子以前雖然有民為邦本的思想,君王還是佔絕對的主導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達的政治裏面,君為輕。不管是君王也好,還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這樣一種以民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們中國古代主流的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後是以合為本。以合為本的合,就是強調統一性,在國家的層面就是統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現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今天我們強調的價值觀,講中國人的理念,必須也有一個更高的視野。十八大報告裏,特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這非常重要。我們在講發展時,一定要考慮生態文明的建設、維護和涵養。這一點與我們古老的思想資源結合起來,就是講天人合一,中國人都趨向於合,而不傾向於分。人與自然的統一,天人合一;多民族融合統一,也是一樣。中國從政治、從治國理政再往上提高一層,我們叫天人之學、天人之際,這涉及到哲學的宇宙觀,就是注重合,不注重分。

 

傳統價值觀的特色 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近代文化,西方近代的價值觀作為一個比較的對象,我們怎麼來把握在社會層面的中國傳統價值觀體系,它的特點是什麼?因為習總書記最近一直在講我們有中國的國情。國情是從價值體系來的,這個中國特色價值觀的特色、特點就是我們的中國國情。

 

中國傳統社會價值觀念跟西方近代相比,有很大不同,第一個特點是“責任先於自由”。就是很強調個人對於他人、對社群,甚至對自然所附有的責任。責任意識非常強。我們講以天下為己任,孟子就講過了。古人在漢代就明確要以天下為己任,己任就是責任。從古代先秦的“君子”到漢代的士大夫,有一個很突出的責任意識,就是對天下的責任心。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漢代思想到宋代的士大夫,代表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憂樂以天下為先,就是我們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

 

第二個特點,是“義務先於權利”。西方近代社會非常強調個人的權利,但我們儒家思想裏,強調的是義務。梁漱溟,他在山東做過鄉村建設運動實踐,在這個實踐裏邊,給他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國人和人的關係,義務為先,互相承擔義務,這是中國人倫理的一個特色。我們今天講中國人的倫理,就特別強調義務感。當然這是一個開放的義務感,決不僅僅指一個人的家庭義務。家庭義務是必需的,義務還要從家庭放大,從家庭可以放大到社區,從宗族(就是古代社區),再到郡縣、國家、天下。中國人的倫理觀念,特別強調義務感,而不是伸張個人的權利。

 

第三,“群體高於個人”。西方的人本主義更多的是以個人為本,但是我們中國的以人為本,不是講的以個人為本,還是以群體為本,所以群體是高於個人的。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群體先於個人,這是中國人古代價值觀的特色。中國人的群體意識非常開拓,不是一個小團體主義,一個地區主義。中國人以天下為己任,很早就超越了地方局限性,是大天下情懷。《論語》裏講,“四海之內皆兄弟”,《禮記》説“以天下為一家”。如果説家是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家庭關係是中國人的基本關係,中國人早就把這個“家”的概念、“家”的關係擴大、擴充了。

 

第四,“和諧高於衝突”。看看文化史會發現人類的文化裏充滿衝突,充滿鬥爭、流血。但中國文化更強調和諧。西方的文化強調個人,總以自我為中心,克服別人、佔有別人,排斥異教。所以西方歷史上的宗教戰爭非常殘酷,但中國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宗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它的根源都是在西方和西方文化。近代日本也是接受了西方的帝國主義文化,在東方侵略。所以我們從價值觀來講,因為中國傳統“和”的理念,也體現在處理和周邊國家關係上。歷史上,當然我們也有個別帝王發動侵略戰爭,但總體講,這些皇帝的作為是違反中國的主流價值觀的,在主流價值觀中是受到批判的。中國是以安土睦鄰為先,總體來講,我們強調和諧高於衝突。

 

傳統價值觀的轉型發展 中國傳統價值觀中責任先於自由、義務先於權利,這個“先於”今天還要堅持,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特色,我們沒必要跟西方人一樣,什麼都是個人權利為先,伸張個人的要求為先。但對這一點不能極端地理解:比如責任先於自由,但完全否認自由是不對的;義務先於權利,但完全忽視權利,也是不對的;群體先於個人,但不尊重個人、不關心個人,這也是不對的。如果我們想把傳統價值觀的傳統轉化,加以發展,我們要堅持這些“本”“先”,但是同時我們也要關注那些“被先於”的內容。

 

儒家的以民為本,今天我們還須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中國發展現實來看,要堅持以民生為先。古代的以民為本的思想,它也有它的一些偏向,就是民生比民主重要。今天要將此加以現代性的轉化,法制建設要加強,民主建設也要加強,要擴充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大家的權利,包括政府。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今天如果把傳統價值觀加以發展,我們在堅持民本、強調民生的同時,也要注重民主。

 

最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儒家思想強調社會和諧,是比較重視公平和平等的。我們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平等比富有更重要,就是平等比財富更重要,所以不患貧、不患寡,患不均、患不安。

 

經歷了“文革”,經過了人民公社時代,我們知道,對均平的追求,不能變成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完全忽視社會發展。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允許財富和財富增長的追求,也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當然我們最終是要推向共同富裕。要正確、辯證地理解平等和財富在發展中的差距。這既是個價值理念的問題,也是個辯證把握的哲學觀念問題。

 

儒家的以民為本,今天我們還須堅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中國發展現實來看,要堅持以民生為先。

 

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

 

帝制推翻後,近代以後的政府需要在不同時期提出新的道德規範。1912年,民國政府提出“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立國之本,前四字見於孟子,後四字見於管子。孫中山是個革命家,可他非常重視傳統美德的傳承轉化。如忠孝,孫中山很講究忠孝,他認為這個時代不能提倡忠君,但可以忠於民、忠於事,為了事業的成功,就算犧牲也在所不惜,這便是忠。我看孫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現代的傳承轉化。他認為古時候講的忠是忠於皇帝,民國成立以後,沒有皇帝,但還是要忠,要忠於國、忠於民,要為四萬萬人效忠。這就是孫中山對傳統道德觀念的轉化。後來孫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孫中山認為,中國人不能忘記存在的共有道德,新的道德規範必須傳承轉化古代道德,不能完全另一套。孫中山曾經講過:“因為我們民族道德高尚,所以國家雖亡,民族還能存在,並且還有力量同化外來的民族。所以宗本及源,我們現在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聯合起來做成一個國族群體以外,就是要把固有的道德恢復起來。有了固有的舊道德,才有固有的民族地位,這個固有的民族地位才能恢復。”他十分重視固有道德在今天民族復興中的地位。

 

孫中山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礎上又加上“禮義廉恥”加以提倡。比較之下,禮義廉恥更側重個人道德。孫中山提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結合社會的價值需要,忠是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這都不是個人的。這12個字成為國民政府提倡的主流道德,也是傳承中華固有道德的一種方式。

 

梁啟超曾寫過一篇文章,叫《新民説》。《新民説》強調提倡公德,説我們中國人以前講的都是私德,所以近代人要特別提倡公德。梁啟超講的公德的核心就是愛國、利群。梁啟超的《新民説》認為公德和私德是同等重要的,但是認為公德的基礎是私德。私德就是個人基本道德。今天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提倡愛國,愛國是公德,提倡友善誠信,這就是私德。梁啟超的《新民説》,這個關係不是並列的,這兩方面雖然都重要,但是就個人來講,基礎是個人品行、個人道德,這個是基礎。所以私德一定是公德的基礎。我們中華美德在這方面有深厚的資源。

 

個人道德的重要性

 

梁啟超所講的私德和公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問題。私德也好、公德也好,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要求,但是自由也好、民主也好,都不是落實在個人主體上的道德問題,這就是價值概念與道德概念的不同。

 

習總書記所強調的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都是強調要落實在個人身心實踐上的道德。這是我們在從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實踐時,在理論上必須明確的。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繼承弘揚傳統美德,中華美德的繼承轉化,這些主要是就個人道德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容來講的,用梁啟超的話來講,“重點還是私德”。所以總書記最近講的加強道德建設、形成道德規範、樹立道德理想,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我們説主要都是就個人道德講的,要落腳在個人的基本道德上。最終是要指向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怎麼做人,這很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社會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們今天應該主要是講公民道德,而公民道德大部分的主要內容都是公德。其實西方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早就講過,“公民的道德要求是比較低的,善人的道德要求品德是比較高的”,做一個公民和做一個善人是不一樣的,作為一個公民,他的要求應該説屬於愛國守法這樣一些基本要求,不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可是作為一個善人,他的道德要求是比較全面的。如果從政治、從法律上來講,對公民的要求還是一般性的要求。但是就社會、就文化,特別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我們不僅要求一個公民的道德,還要求一個善人的品德。這就是我們講道德、守道德、遵道德時,需要了解的重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踐行是更重要的話題,它與中華文化的價值觀、美德體系有怎樣的聯繫?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以中華文化的主流基本價值觀作為基礎,作為源泉,作為立足點,作為根基,作為根本,作為命脈。今天我們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和提出,首先要有一個文化的基礎,要以中華傳統的價值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礎,他講了六條,就是“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提煉把握,怎麼把它跟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觀結合起來?中國文化基本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係就是,傳統的主流價值觀是今天的主流價值觀的基礎和源泉,是立足點,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脈。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實踐,具體的操作,一定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為條件、為落腳點。今天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培育、要踐行,怎麼踐行?怎麼培育?我認為就是要以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作為它的根本條件,作為它的根本落腳點。一定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跟傳統美德的關係。而其中加強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是特別重要的。

 

關於個人基本道德,我從儒家文化的角度,提出分三組:第一組,就是個人基本道德,就是仁、義、誠、信、孝、和。我們如果用雙字詞,就是仁愛、道義、誠實、守信、孝悌、和睦。第二組是次一級的,忠、廉、強、毅、勇、直,就是忠實、廉恥、自強、堅毅、勇敢、正直。第三組是關於公民基本公德,這是從儒家的角度提的,不是站在國家的角度,作為個人基本公德,就是愛國、利群、尊禮、守法、奉公、敬業。不管私德公德,都是要最後落實在個人上實現,今天我們要把它細化,從儒家的立場上提出這樣一個體系,它是強調個人道德的體系,也是從儒家的立場來講的。

 

所以我的基礎觀點是這樣的:一方面我們要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育和實踐,另一方面一定要注重中華美德體系的傳承和實踐。從個人基本道德做起,這個道德和社會風俗的改善,才能有一個紮實的社會基礎。遵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實處。

 

(本文係“中華文化四海行——走進甘肅”活動,是蘭州首場專題文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