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昇:唐太宗治下無“老虎”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在8月2日召開的新書《唐太宗治國風雲錄》的發佈會上談到了唐太宗治下的官場生態——

 

用官該用怎樣的人?

 

“為什麼唐太宗治國時期,23年都沒有‘打老虎’?因為他對官員的管理嚴格,根本就沒有‘老虎’産生。”

 

“唐太宗立國,吸取了這400年慘痛的教訓,把整個組織路線重新撥亂反正回來了,從此不再提唯才士,而提唯賢士,首先是一個好人才能當官,你人都做不好怎麼當官呢?”韓昇表示唐太宗首先破除了曹操提出的“才信論”,即唯才是舉,因為用功利的人為官,只會導致投機分子的産生,治國不能用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只有利益的人治國。

 

而在具體的用人上,韓昇以房玄齡、馬周為例,“當朝八個最典型的治國人才中,只有兩個人勉強算是唐太宗的人”,但正是有了這些敢於反對唐太宗的人,才使得“制度忠誠”戰勝了“個人忠誠”,讓每個人都能夠各司其職,在治國中發揮最大的效用。

 

如何杜絕“老虎”産生?

 

“為什麼用了好人當官,效果卻並不好呢?除了那麼多老虎、蒼蠅,就是官員的管理問題。”韓昇認為在這一方面,唐朝的史實有很多啟示。唐朝首先對官員嚴格依法管制,“唐朝是一個非常注重法律的時代,無法不行政。”封建時代的官員既想當官又想撈財,但是唐朝把權力關進籠子裏。其次,強調崗位職責忠誠,官員對國家、民族要有崇高的信仰。最後,防微杜漸,管理嚴格。“嚴管是對官員最大的寬。”韓昇稱,任由官員放縱,在貪腐的泥沼裏越陷越深,最後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提倡制度忠誠,加強對官員的管理,使得唐朝保持了一個非常好的吏治,也是確保唐朝走向盛世的關鍵。”但韓昇指出,唐朝的帝制決定了它只能做到體制內的民主,我們今天發揮共和制的優點,能夠做得比古代還要好。

 

(余姝 王一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