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生:我不接受任何部門的命題作文

李鳴生:報告文學和非虛構本身就是一個東西,無所謂誰代替誰,就像賣土豆和洋芋,就看誰比誰吆喝得更響。

 

本屆魯迅文學獎,阿來作品《瞻對》進入報告文學組獲得零票。除了評獎機制和規則,報告文學與非虛構的文體之爭或許也是其中重要因素,本報記者採訪了首屆“非虛構寫作大獎”歷史獎得主解璽璋,以及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三屆魯迅文學獎得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鳴生。

 

兩者都不能虛構

 

新京報:你之前是否閱讀過報告文學?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李鳴生:阿來的《瞻對》和陳啟文的《命脈》都是不錯的作品。

 

解璽璋:這麼説不是説報告文學沒有出過好作品,我印象中比較有影響的作品都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比如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劉心武先生的《五一九長鏡頭》。我自己在當時也寫過報告文學,如《懸絲之劍——北京電力憂思錄》,還獲得了北京市慶祝建國四十週年徵文一等獎。我的體會是,即使是報告文學的寫作,也有一個偏重報告,還是偏重文學的問題。大家常説,報告文學寫作應該是七分採訪,三分寫作,那麼,報告與文學的比重也應該是三七開。

 

新京報:在你看來,報告文學與非虛構寫作的區別在哪?

 

李鳴生:就我30年的寫作體會和目前的認知水準而言,報告文學與非虛構文學,在本質特徵上沒有什麼不同。二者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寫問題,都必須遵循一個鐵的原則:真實,不能虛構。如果一定要説二者有何不同,那就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人説非虛構文學是作家個人視角的寫作,是作家獨立的寫作。報告文學一樣,我本人有五六部長篇就是個人視角的寫作。

 

解璽璋:在我看來,報告文學與非虛構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敘事者在敘事中如何對待“虛構”,這裡可能會涉及敘事立場、敘事態度、敘事角度、敘述方式,等等。非虛構很明確,它是“非”虛構的,我理解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指它不是虛構,二指它不贊成虛構,對虛構是持“非”的態度的。報告文學則不同,它是一個十分曖昧的概念,報告無疑是不能虛構的,但文學卻並不排斥虛構,於是,又是虛構,又是不能虛構,協調起來就很困難。有人説,這裡有分寸問題,但分寸如何把握,其實很難。

 

獨立寫作才是重要的

 

新京報:是什麼原因使你選擇了現在的文體?

 

李鳴生:我的概念中,從來沒有報告文學和非虛構文學的概念,我只有真實這個概念;也沒有任何區別,區別在於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主題,我會確定不同的敘事視覺、故事結構和敘事風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沒有固定的規矩和概念。

 

解璽璋:我寫《梁啟超傳》時,並未自覺意識到自己在非虛構寫作,這是人們在看到成書之後的一種歸類,把它歸入了非虛構。現在想來,可能是傳記這種文體對我的約束,對我來説,這種約束倒是相當自覺的,是自我約束。再有,大學的新聞教育和幾十年新聞寫作實踐,也使我養成了一種習慣,只寫自己看到的,新聞寫作不能虛構。所以,我寫《梁啟超傳》就以閱讀資料入手,這就相當於我們當記者時的採訪,當然是越細越好,材料掌握得越多越好,寫個千字文,有時也需要萬字的素材。我這麼説有點像個材料控,但的確是這樣。

 

新京報:作為部隊作家,你的報告文學寫作有多少是“命題作文”?如果有這樣的寫作,你得到了哪些便利、幫助和資助?

 

李鳴生:我幾十年來一直是堅持作家的獨立立場,獨立寫作,不接受來自任何部門的“命題作文”,包括軍隊。當然,有個別題材具有行業性,但必須得到我的認可,我願意寫並認為可以把它寫成一部作品,我才會去寫。必須承認,這中間有的是會得到採訪條件和住宿、車輛上的幫助,稿酬上也會高一些。

 

報告文學短時間不會消失

 

新京報:近年來,非虛構寫作異軍突起,而報告文學則節節敗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李鳴生:目前所謂的非虛作品和作者,都大大少於報告文學。要説敗退,整個中國傳統文學都在節節敗退,報告文學自然也不例外。這是歷史的必然。不過我們要區分作品和文體的概念,報告文學作品肯定有節節敗退的,但報告文學作為一種文體,短時間內不會消失。

 

解璽璋:這種情況要從文學的整體狀況來看,不僅是報告文學本身的問題,甚至不僅是中國文學的問題,而是一個世界性課題。約翰·巴思寫作《枯竭的文學》是在1967年,早在他之前,有人就已提出,如果説小説死亡了,那麼兩個根本原因是:第一,支撐作家們的藝術信心喪失了;第二,滿足讀者需要的藝術虛構正被另一些更好的東西所代替。但約翰·巴思爭辯説,有意義的不是小説是否死亡,而是為什麼這麼多作家感到它好像是已經死亡。這種情況也發生在我們這裡。文學既已如此,依附於文學的報告文學,又怎能相安無事呢?何況,如今的報告文學已不能和80年代的報告文學相比,如果説當年的報告文學還能有一點非虛構的精神的話,那麼,如今的報告文學早已不具有當年的風采。

 

新京報:你認為報告文學是否應當用非虛構取代?

 

李鳴生:報告文學和非虛構本身就是一個東西,無所謂誰代替誰,就像賣土豆和洋芋,就看誰比誰吆喝得更響。當然,同是中國一個市場,有個權威部門出來統一掛牌最好。我本人對此無所謂,叫什麼都行,我只看作品的品質。稱謂不分好壞,作品才見高低。

 

解璽璋:任何一種文體被新的文體所取代,是社會發展演變的結果,生産總是和需求相關,需求沒有了,生産也就進行不下去了。人為地説誰可以取代誰,都有點輕率。

 

采寫/新京報記者張弘新京報製圖/高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