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明:墨學中的經營之道

墨子畫像 資料圖

 

許多學者從哲學、軍事學、社會學、政治學、邏輯學乃至自然科學等多角度解讀《墨子》,讀出了新意。筆者覺得還可以從經營學的角度來解讀,或許從中能夠悟出經營之道。

 

一、從墨家的兼愛訴求中悟出協作精神。我理解的“協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團體內部的協作。在團體內部,各個成員、各個部門之間,必須倡導協作精神,倡導“兼”,反對“別”,誰也不能總打自己的小算盤。只有立足於“兼”,才能建設一支團結的隊伍,一支有效率的隊伍。儒家和墨家都為團隊建設提供可資利用的資源,各有各的道理。儒家主張用仁愛這條精神紐帶把每個員工聯絡起來,建設成一支團隊;墨家主張用利益鏈條把每個成員聯絡起來,建設一支團隊。在利益面前,每個員工應當把團隊利益擺在第一位,把個人的利益擺在第二位。這就叫做“兼”,反過來,那就叫做“別”。經營者既應當向員工講清楚“大河無水小河干”“鍋裏有碗裏才會有”的道理,也應當關心員工個人的利益,注意運用利益的杠桿協調員工之間、員工與團隊之間的關係。

 

二是團隊之間的協作。在同一個行業中,團隊之間既存在著競爭關係,也存在著協作關係。按照墨家“兼相愛,交相利”的訴求,容許善意的競爭,以技術、品質、經營取勝,不容許惡性競爭,不能搞“同行是冤家”那一套。其實,同行未必是冤家。在中國,經營者大都認同這個道理,倡導同行之間的協作精神,並且找到一些具體辦法。比如,成立某個行業或某個地區的商會,協調商家的利益;成立企業傢俱樂部,聯絡感情;在MBA等各種進修班中交流經驗,培育人脈;同行湊在一起,建立“食品一條街”“理髮一條街”等等。

 

二、從墨家的尚同訴求中悟出制度管理。人們通常以為,科層管理辦法是從西方引進的,其實不然。在墨學中就有科層管理思想,那就是“尚同”。儒家和墨家都接觸到如何實施制度化管理的問題,儒家側重於宏觀層面,主張通過禮治,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至於如何從微觀層面落實制度化管理,如何建立管理組織,如何設置管理層次,儒家幾乎沒有設計。這正是墨家比儒家高明的地方。墨家找到辦法,就是層層“立政長”。政府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是裏,設立裡長。裡長屬下的民眾,皆服從裡長的領導,“同”于裡長;以此類推:繼而“同”于鄉長,然後“同”于國君,最後“同”于天子。各級領導皆從民眾中選出,讓德才兼備的人擔任。墨家關於行政架構的設想以及長官由民眾中選出的思想,沒有被採納;但一級管一級、首長負總責的管理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則付諸政治管理實踐,形成完備的吏治系統。

 

按照“尚同”的思路,墨家作為一個學術團體,也應該有嚴密的組織形式。可惜史書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詳細記載,但可以從關於墨家的記載中略見端倪。《呂氏春秋·去私》中記載,墨家有位巨子叫腹朜,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按秦律當誅。秦惠王出於對腹朜的尊重,打演算法外施恩,對腹朜説:“先生的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命令官吏不殺他了。先生在這件事情上就聽我的吧。”腹朜回答説:“墨家的法規規定:‘殺人的人要處死,傷害人的人要受刑。’這是用來禁絕殺人傷人。禁絕殺人傷人的人,是天下的大義。君王即使可以讓官吏不殺他,我不能不按照墨家的法規行事。”腹朜謝絕秦惠王的好意,還是把自己的兒子殺掉了。在親情和法規二者之間,腹朜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紀律,由此可見墨家制度管理之嚴格、執行紀律之堅決。

 

墨學對經營者的啟示是,要想使團隊有效地運轉起來,必須緊緊抓住兩件事不放。一件事情是組織建設。在一個比較大的團隊中,經營者不可能直接管理員工,必須借助於各級基層組織。組織層次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來設立,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了,管理不到位,無法開發團隊的潛能;太多了,加大管理成本,且人浮於事。不但造成浪費,而且會降低團隊工作效率。經營者依靠基層幹部管理團隊,因而用什麼人非常重要。墨家從民眾選拔人才、破格使用的思想,仍有指導意義。經營者對於基層幹部要經常培訓,一方面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一方面把自己的意圖講清楚。經營者對基層幹部要嚴格管理,儘量減少負面因素的干擾。

 

另一件事情是制度建設。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也不成其為團隊。建章建制是團隊建設的關鍵,由此可以規範員工的行為,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建章建制不能一勞永逸,一成不變,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執行紀律要嚴肅,不能隨便搞“法外施恩”。一個團隊必須養成良好的風氣,經營者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三、從墨家的節儉訴求中悟出財務管理。墨家主張節用,反對厚葬久喪,反對繁飾禮樂,穿褐衣,吃粗糧,“去其無用之費”(《墨子·節用》),可謂是厲行儉德的楷模,對中華民族精神有正面影響。有人做過調查,在移民國外者當中,最願意把錢存儲到銀行的是中國人。並不是中國人的收入比別人多,而是他們花銷比別人省。

 

墨家崇尚儉德的精神,也值得經營者發揚光大。杜絕鋪張浪費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把收入和支出都嚴格地管起來,不能搞“糊塗廟糊塗食”。要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花錢一定要經過主管人簽字批准。這種做法被形象地稱為“一支筆”。經營者應當引導每個員工樹立核算意識和成本意識,把成本分解到每一道生産環節,使每個人心中有數,都做明白人。各個環節交接,都有賬可查,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有的企業設立“內部銀行”,使用內部貨幣清楚地顯示各部門之間的資金往來。生産部門到庫房領取材料,要支付“貨幣”;下道工序從上道工序接受半成品,也要支付“貨幣”。節約有獎勵,超支要批評或處罰。這種做法收到不錯的效果。

 

四、從墨家的勤奮訴求中悟出敬業精神。墨家崇尚儉德,更崇尚勤德,鼓勵人們熱愛勞動,明白“賴其力者生”的道理。墨子面目黧黑,手足胼胝,摩頂放踵,像拓荒牛一樣在創業路上前行,贏得人們的讚佩。他會做精巧的木鳶,會做防禦攻城雲梯的器械,技術水準之高與魯班不相上下。在《墨子》一書中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在先秦諸子中堪稱一絕。儒家和墨家都以人學為主題。儒家講的是做人的學問,鼓勵人們做正人君子;墨家既講做人的學問,也講做某種人的學問,鼓勵人們做能工巧匠,做某個方面的專家。墨學更切合經營者的精神需求。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