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陳菊“秀做的很好” 有三大錯應該追責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8-07 13:56:1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自高雄氣爆事件以來,有許多批評稱高雄市政府的危機處理耽誤了黃金時間,市長陳菊責任最大,卻沒有受到追究。學者施正鋒説,高雄市政府沒在第一時間派環保人員確認氣體,反交由1999市民熱線去處理,危機處理不及格。學者廖達琪也表示,高雄市市長陳菊對地下治理不用心,雖是“歷史”的民生重要工作,一樣難辭其咎。但學者翁裕峰認為,地下管線不透明,毒物資料不齊全,讓消防、災變隊伍縱有3小時也難搶救。
管線不清、救災不力
此次氣爆事件錯失了可能減少傷亡的黃金3小時,台灣成大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翁裕峰指出,事發當時,高雄市消防單位通知高雄毒災應變隊前往支持,卻因為不清楚地下管線出問題,且丙烯也非毒化物的範疇,以致無法在第一時間偵測,令人遺憾,但這也是因為臺當局對信息不公開、防災制度不完備之故。
“雖然這是‘歷史公共事業’,但高雄市政府的應變難辭其咎”!台灣“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所長廖達琪指出高市府的3大疏漏説,首先,發生氣爆後高雄市長陳菊在第一時間推説不知有什麼管線,可見在管線的地下治理沒有花心思;第二,當初捷運局在開挖輕軌時,就已經與榮化聯繫所有的地下管線,卻沒有報告高雄市工務局,顯見高雄市政府的各局處統合不佳;最後,高雄市政府沒有好好掌握黃金救災3小時,造成人員傷亡增多。
廖達琪説,臺當局管的是管線核準,但管線鋪設、路權和管線配置,以及提供居民安全的住宅環境等,都是縣市要負責的;而監督業者維護管線和確保管線安全的責任,高雄市政府也推不掉。她説,高雄市工務局2009年還曾因為地下管線的管理、電子化而得獎,但高市府實際上並沒有主動清查業者提供的管線信息,並善加利用這樣的系統進行地下整治。廖批,“秀做的很好,管理卻沒有到位”。
危機處理不及格
台灣“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痛斥高雄市政府危機處理不及格,事發時竟交由1999市民熱線主任全權處理。當民眾不斷打電話到1999服務專線和消防局時,接線人員僅以“情況已控制”敷衍了事,沒有在第一時間調派環保人員前往確認氣體,使得丙烯管線持續外泄引發大氣爆,陳菊“很明顯做太平官太久了”。
新聞推薦
-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2025-09-11
- 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賓所謂的“抗議”2025-09-11
- 國家林草局公佈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2025-09-11
-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舉行2025-09-11
- 央視快評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新動力2025-09-11
- 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已經達到50萬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