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杯”原意是烤麵包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16 15:17:04 | 來源: 蘭州晨報 |
在宴會上“乾杯”會增添喜氣和風趣。同時,乾杯時,人們往往要互相碰杯,而這與教堂敲鐘是同一意思,據説是為了驅逐惡魔。
據考證,“乾杯”一詞起源於16世紀的愛爾蘭,原意是烤麵包。
當時的愛爾蘭酒徒有這樣的習慣,把一片烤麵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純。同時,古時人們在乾杯時總是用右手持杯,伸直到與肩一樣齊,這是為了讓對方看到,祝酒者腰間沒有暗藏武器,是友好的意思。
到了18世紀,“乾杯”一詞才有了今天的含義,並且發展成為祝賀頌詞之載體。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