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榮歸故里 遊本昌繼濟公後再演名僧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28 11:27:12 | 來源: 中新網 |
張道正攝
中新網天津9月27日電 (記者 張道正)“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曾深深影響幾代中國觀眾的“濟公”遊本昌27日晚靜靜地站立在天津市津灣大劇院的舞臺上,與昔日“濟公”的嬉笑怒罵形象不同,他雙手合十,開口謝幕:“今天終於來到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家鄉。”
當晚,已經82歲高齡的遊本昌帶著自己自導自演的作品《弘一大師·最後之勝利》參加第二屆西岸馬三立城市舞臺戲劇展。遊本昌在該劇中演繹了弘一大師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弘一大師李叔同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他在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詣。
劇中講述了弘一大師鑽研佛法,潛心著書;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威脅利誘,心如磐石,以殉教相抗爭的故事。弘一大師于1938年親手書寫的一幅《最後之勝利》的題字是對抗戰勝利的預言,也表達了對祖國必勝的強烈信念。
該劇改編自呂建華編劇的話劇《悲欣交集》,遊本昌的女兒遊思涵任編劇。《悲欣交集》去年在弘一大師剃度的杭州虎跑寺進行過3場公益演出,廣受好評。該劇經過大幅改編,重點提煉了弘一大師晚年事跡,更名為《弘一大師·最後之勝利》。
《弘一大師·最後之勝利》在天津的演出座無虛席,雖然戲劇散散淡淡充滿禪意,但津門觀眾高端認可,幾乎每一段落都是靜靜地看,熱烈地鼓掌。
演出結束時,觀眾久久不離席,遊本昌謝幕後充滿感慨,他對觀眾説:“真是殊勝的因緣,因為今日正是這個戲(《弘一大師·最後的勝利》)第四十場演出,也是弘一大師圓寂72週年紀念日,能趕上這一盛會,我們深感榮幸。”
“為什麼一定要在今年重走弘一大師路?”遊本昌説,因為越學習越覺得“高山仰止”,“之所以要排演此劇,是因為除了對物質生活的追求,還有類似像弘一大師這樣的人,在追求更高的境界,那就是靈魂深處的滿足。”(完)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