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台灣農産品食品“登陸”泉州口岸成倍增長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01-15 10:09:08 | 來源: 中新社 |
福建泉州檢驗檢疫局14日透露,2014年該局共檢驗監管對臺小額貿易方式進口台灣農産品食品4.68萬噸、3829.41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8.56%、124.25%,創歷史新高。
其中,泉州口岸進口台灣水産品3.53萬噸、2650.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2.72%、207.64%,進口量居大陸各口岸首位;進口台灣鱉卵1.2億枚,佔大陸進口量的70%以上。
泉州已成為台灣農産品食品“登陸”的主通道。泉州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泉州與台灣隔海相望,泉州石井港與台灣金門島相距僅6.5海裏,而泉州後渚、石湖等與金門的航運時間也不過1.5—2.5個小時,而且採用對臺小額貿易方式貨物可隨時拼裝,機動靈活,船舶靠泊不受潮水限制,運輸更為便捷,具有時間短、運輸成本低等特點。
目前,泉州擁有對臺小額貿易進口食品農産品經營企業已從2011年的2家增至9家,進口台灣水産品主要為午仔魚、凍魷魚、凍秋刀魚等。
其中,台灣午仔魚係鹹水養殖魚,以肉質鮮美著稱,在台灣享有“一午二紅沙三白鯧”的美譽,而海捕水産品秋刀魚、魷魚等屬於經濟魚類,價格低廉而且營養豐富,均在大陸市場成搶手貨。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台灣小食品以其工藝獨特、包裝新穎、風味多樣著稱,深得大陸消費者的青睞。而進口鱉卵已逐步形成台灣生大陸養、兩岸聯手打造中華鱉養殖業的新模式。
為此,泉州檢驗檢疫局專門制定了台灣農産品食品檢驗監管特色工作機制,實施“風險分析+企業自檢+重點抽檢+快速施檢”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在安全風險可控基礎上實行快核快放、即查即放、先驗先放等通關便利措施,確保進口台灣農産品食品迅速通關進入大陸市場。(中新社泉州1月14日電 孫虹 黃忠族)
新聞推薦
- 黃陂臺胞32年跨海接力助學,資助300余萬元惠及2600名家鄉學子2025-10-17
- 2025海峽兩岸社團交流節在京啟動2025-10-17
- 連續15年全球第一!大國製造凸顯硬核實力2025-10-17
- “仁風景從——故宮博物院藏捐獻文物展”開展2025-10-17
- 米蘭冬奧會公佈開幕式主題2025-10-17
- 歌曲《沒出息》在兩岸爆紅 ,國臺辦表示:樂見這樣自然、有趣、快樂的兩岸民間互動交流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