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官員: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方案並非終局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1-30 10:02:33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香港1月29日電 (記者 李啟瑋)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29日表示,2017年落實普選行政長官的方案並非“終局”,在提名階段等環節有很多可以繼續優化的地方。
香港特區政府目前正在就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展開為期兩個月的第二輪公眾諮詢。譚志源在回應傳媒時表示,行政長官産生的套裝程式括三個步驟:提名、普選、任命。在落實了“一人一票”、500萬合資格選民普選後,在其他環節,特別是在提名階段,包括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在往後可以有很多繼續優化的地方。
譚志源表示,留意到社會上有不少市民都希望往後可以優化行政長官産生辦法,特區政府一定會樂意考慮,但大前提是優化做法可以幫助議案更加有民意的支持,能夠幫助在立法會更加容易得到三分之二全體立法會議員通過。
對於部分人提出取消立法會所有功能組別,譚志源回應稱,現在就要承諾、甚至以法定的程式表明在2020年取消立法會所有功能組別,在法律程式上及政治現實上都不可行。
至於兩至三位行政長官候選人都需得到提名委員會過半數的支持,譚志源表示,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的決定規定,“過半數支持”的理念本身是源自對《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理解。
《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産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的産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式提名後普選産生的目標。”
譚志源指出,過半數的門坎是有其積極的意義。第一,提名委員會作為委員會機構的一個提名方式,需要用機制突顯整個委員會的主觀意願;第二,過半數是少數服從多數,體現按民主程式;第三,過半數的目的是希望兩至三位候選人得到跨界別的支持。
譚志源表示,在《基本法》第四十五條條文不變之下,到2022年甚至以後,過半數的門坎都不會輕率或輕易地作出修改。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當日在另一場合也表示,行政長官候選人須取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過半數支持,因為行政長官代表社會各界利益,並非只照顧部分或一些界別人士的利益,所以要求候選人需多界別支持,是穩妥和合理的做法。(完)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