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國際南音大會唱在福建永春舉行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02 16:48:5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泉州11月2日電 (陳健 柯寧)“共一輪明月,唱百代鄉音。”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及香港、澳門、金門等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南音社團近500名南音弦友,2日齊聚僑鄉福建泉州市永春縣,共唱千年雅樂,感受南音古韻魅力。
當天,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第十一屆中國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在永春縣開唱。南音素有“漢唐古樂”之稱,從中原傳到閩南後,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加入阿拉伯文化等傳入泉州的外來因素,而逐漸孕育出獨具一格的風韻。
“身在海外,每每想念家鄉,常會聽聽南音。”祖籍福建石獅的菲律賓長和郎君社團長蔡友聲説,隨著“閩南人”僑居海外,南音也遠播天涯,成為海內外同胞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和文化橋梁。
在菲律賓,蔡友聲所在的南音社團已有190餘年的歷史,發展至今已有四五百人的規模,每週都會用一天的時間進行交流表演。“現在社團有五六十人能唱南音,分佈在不同年齡段。”他説,“南音是鄉音,是一種愛鄉的紐帶,需要代代傳承好。”
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盛行,南音隨著泉州人的足跡播及東南亞,遠達歐美。經千百年“口傳心授”,南音至今在海峽兩岸、香港及“海絲”沿線的國家流傳著,推動著“海絲”沿線國家及地區的文化交流,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新加坡這幾年很重視南音在本地的傳承,通過多種現代形式吸引年輕人”,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丁宏海説,早前,新加坡的一些南音社團邀請這邊的老師到新加坡傳授唱法,“現在,很多本地的年輕人已成了老師,開始教授更多的新加坡年輕人。”
丁宏海介紹,現在新加坡不僅保留南音原有的傳統唱法,也不斷吸納更多的樂器和新唱法,“為了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新加坡南音越來越重視新元素的包裝。”
隨著兩岸交流合作的密切,南音的傳承與保護也逐漸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話題。金門浯江南音研習帶隊社負責人陳亞福告訴記者,泉州這幾年與台灣不斷開展南音的交流研討,“金門人對南音的認識與傳承有很大提升和改觀。”
為期3天的南音大會唱,海內外各南音社團將分5個會場進行表演,還將開展南音踩街演唱、“祭郎君”等活動。(完)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