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過洋節非壞事 但莫任憑商業衝動氾濫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02 16:39:39 | 來源: 人民日報 |
洋節日的慶祝活動,不應停留在淺層次的形式理解,更不能任憑商業衝動氾濫
幾天前,正上小學四年級的孩子突然説,學校允許穿著萬聖節服裝去參加校園活動。筆者這才發現,這個洋節日,現今在中國居然如此風靡。
孩子過去一直跟隨筆者在美國讀書,這次孩子也是穿著在美國用過的萬聖節服裝——一個“大南瓜”去了學校,回家後卻一臉沮喪。原來,一些打扮得青面獠牙的同學嘲笑他的裝扮太過“卡通”,甚至有的指責説,這根本就不是萬聖節服裝。
“萬聖節不就是西方的鬼節嘛,當然是打扮得越離奇恐怖,越能把節日過得原汁原味。”熱衷過萬聖節的國人,有這種想法的恐怕不在少數。然而,在現代西方社會,萬聖節已不再僅僅是個孩子扮鬼搗蛋的日子。
萬聖節原本是西方的宗教節日,有人認為肇始於歐洲先民禮讚秋天的傳統。後來,傳説中居住在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古凱爾特人,相信亡靈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奪取活人性命,便裝扮成妖魔鬼怪,以便嚇走亡魂。進入商業時代後,在經濟利益驅使下,某些商家借助這個傳説,推出了許多光怪陸離的萬聖節服飾和活動,讓萬聖節逐漸遠離了宗教節日特有的神聖色彩,演變成小孩子們的“鬼怪節”。
不過,如今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即使作為商業節慶,萬聖節也已超越了“胡打濫鬧”的早期階段,彰顯出一些時代特點。
“不給糖,就搗蛋”,可謂萬聖節過去最為吸引孩子的環節,但如今這一橋段已變得越來越“有禮貌”。只去門口佈置了萬聖節裝飾或擺放了南瓜的人家敲門,否則絕不打擾,早已成為孩子們的共識。
節日到來之際,城市周邊總會有許多農場開放南瓜採摘,除了把自家培育的“超級南瓜”拿出來炫耀外,還會將各種大型農機改裝成滑梯、蹦床等兒童遊樂設施,讓孩子們在古代萬聖節歡慶豐收的傳統氣氛中,呼吸鄉野味道。
筆者孩子在美國的學校,每年萬聖節時都要組織校園遊行,身著各式各樣萬聖節服裝的學生、老師乃至校車司機均會出席,儼然年度嘉年華。但學校列出了“負面清單”:校內絕不允許出現帶有恐怖、血腥、色情、歧視色彩的服飾,而且全場不得佩戴面具,以免不法分子借機混入校園。操場上的遊行隊伍裏大多是經典故事或當紅影視中的角色,許多少數族裔孩子更會直接穿上民族服裝。
不僅如此,學校鼓勵學生利用簡單、廉價的材料,自己動手設計、製作富有獨特創意的萬聖節服飾,並在遊行結束時評獎。筆者注意到,獲獎的每每都是那些利用廢紙張、包裝盒等“環保材料”製作,著力彰顯和平、友愛、扶貧等積極主題,以及反映社會熱點話題的服飾。
由於貧富差距拉大、就業形勢低迷,美國青年人近年的萬聖節派對也屢現酗酒、吸毒、鬥毆、性侵等惡性事件,但國外萬聖節文化中成熟、陽光的一面,尤其是教育機構和民間團體對青少年負責任的引導,無疑值得借鑒。
最近這些年,洋節日在中國越來越火,通過國外節日感受異域文化,本身並不是壞事。然而,洋節日的慶祝活動,不應停留在淺層次的形式理解,更不能任憑商業衝動氾濫。交流令文明多彩,互鑒使文化豐饒,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因素和現代意涵上,就能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 陳一鳴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