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台灣青年在瀋陽的“創業史”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24 11:12:0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兩年前,一次應邀參加朋友婚禮的機緣,讓從未來過大陸的台灣青年羅加喜迷上了瀋陽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城市。
於是,羅加喜決定留在瀋陽創立一座麵包坊,圓自己的創業夢想。在一年時間裏,他的麵包坊已發展到4家連鎖經營店。
當正午的陽光,灑在麵包坊案頭的薰衣草上時,顧客不斷涌入店內。29歲的羅加喜忙著烘焙麵包,向顧客介紹每款麵包的創作靈感和製作方法。
羅加喜在美國攻讀MBA學位以後,回到台北協助親屬打理麵包店生意,直到2013年來到瀋陽。
“瀋陽有故宮、皇陵這些古老的景觀,人們也特別大氣豪爽,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羅加喜説,回到台灣一年以後,他決定前往瀋陽創立黑爵士麵包坊。
羅加喜剛來瀋陽因為水土不服,病了將近一個月。聽不懂東北方言,和顧客交流時鬧出了不少笑話。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對這些已經完全適應,吃慣了東北菜,交了一大批當地朋友,平時還會用東北話開玩笑。
不過,最讓羅加喜絞盡腦汁的是如何讓麵包坊“火起來”。“開始生意不是很好,於是我就找原因。原來台灣和瀋陽的口味喜好有些不一樣,比如一款叫皇冠的奶酪麵包,我改成以椰蓉為主料,馬上熱銷起來。還有一款以橘皮幹為原料的麵包,在台灣賣得不溫不火,沒想到在瀋陽很受推崇。”
羅加喜説,自己店裏百分之九十的麵包原料是進口的,其中包括台灣的鳳梨酥、紅豆沙、綠豆沙和高山烏龍茶等。這樣烘焙出來的台灣口味麵包清淡可口,而且特別有嚼頭,配上台灣特産冬瓜茶等,別有一番風味。
如今,羅加喜的麵包坊生意越做越大,接連在瀋陽開了4家店,推出了200多款麵包,也得到了當地民眾的認可。羅加喜由此看到大陸的市場潛力巨大,他要在大陸繼續拓展生意,讓更多的麵包連鎖店開業。
“瀋陽這座熱情奔放的城市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烙印,我要用最擅長的方式,將台灣與瀋陽的文化連接起來。”羅加喜説,他決定在瀋陽落地生根,成就一番事業。(完)
中新社記者 朱明宇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