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25 16:54:1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福州11月24日電 (林春茵 劉可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信息之窗”展覽24日亮相福建省圖書館,這是福建首次向公眾展示該省正在打造的“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概念框架及試驗演示系統的階段成果,也是第六屆福建省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將展示實現歷史新再現、文化新絲路、經貿新渠道,為福建構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供文化支撐。”福建省圖書館館長鄭智明説。
記者透過展廳LED螢幕看到,“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信息之窗”上,“古代海絲”、“近代海絲”和“文化商貿”三個通道被設計為帆船造型,點進去可見戰略與機遇、基礎與優勢、理念與內容、展望與發展等板塊的文圖內容,展示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一庫二網二平臺”建設架構。
福建作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作為世所公認的古代海絲重要的東方起點,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建設”,已被寫入日前發佈的《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是該省文化界響應“一帶一路”的又一動作。
當天,在福建省博物院還同時舉辦了《絲路帆遠----海絲絲綢之路七省聯展》、《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等展覽,以豐富的文化、文物資源,包括文物、圖像、文獻等實證等,宣傳了福建作為歷史上海上絲路發源地之一以及積澱厚重、形態各異、精彩紛呈的海絲文化。
當天在閩圖同時展出的“福建文化記憶”數字影像展中,八閩傳統文化之美得到先進的現代技術展示,包括海上絲綢之路、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信俗、壽山石文化、福建工藝美術、福建古村落、閩臺宗祠文化、船政文化、畬族文化等內容和多媒體數據庫,美輪美奐,韻味繞梁。
“建立海上絲綢之路數字文化長廊,數字保存文化記憶,都是圖書館在數字時代’秀身段’,”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林焱評價説,以傳統的文字記憶、儲藏、傳播功能為功底,增加影像視聽的採集與製作,增加場地展示的空間,建立福建地方文化的多媒體數據庫----“正在融入世界文明的歷史性發展新形態,這種新的地方文化形態的創造、儲藏、展示與傳播,會是一項功德無量的文化業績。”(完)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