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盛轉衰的關鍵時刻

台灣《經濟日報》26日社論指出,臺當局“勞動部”公佈的無薪假人數統計創下43個月以來新高,且以電子業最多,令人心驚,但主管機關所謂放無薪假人數在半個月內爆增,主要是單一企業人數過多、部分企業度小月的暫時性措施,抑或以各界慣用“受國際景氣低迷拖累”,都無法完全解釋現下台灣經濟停滯不前及企業動輒放無薪假的問題。為何第3季台灣經濟會出現這種急轉直下的衰退?

 

管理學大師柯林斯(J. Collins)在《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How the Mighty Fall)一書中指出,企業由盛轉衰可分為五階段,一是成功之後的傲慢自滿;二是不知節制,不斷追求更大、更快、更多;三是輕忽風險、罔顧危險;四是病急亂投醫;五是放棄掙扎,變得無足輕重或走向敗亡。而過去20年台灣經濟發展類如前四階段般演進,不禁令人擔心衰敗的第五階段,或將悄然而至。

 

具體地説,台灣在科技産業上享有的榮光過久,使台灣當局領導人與企業主將成功視為理所當然,忘記台灣能在20世紀後期至21世紀前10年以科技島自居,並非天命所歸,而是先花了很長的時間,營造適合發展科技産業的環境及技術條件。例如早在1973年選定ICT産業作為未來的發展路線,並成立工研院奠定産學合作的橋梁、1976年引入美國RCA公司技術,讓台灣半導體産業萌芽,才讓新竹科學園區發揮集大成的功效,加以同時期優秀人才回歸、友善的財稅政策,以及島內自力自強的氛圍,造就了台灣的輝煌。

 

然而,成功日益蒙蔽了雙眼,讓臺當局領導人與企業主忽略成功前的醞釀期及自身與外在的限制,遂毫不節制地擴張規模、跨入不可能成長更快或不擅長的領域,加以教改政策失敗,導致適當的人才難覓,經營效率自然相對低落。一如過度簡化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模式,盲目地在各地複製工業區,進駐率卻不高的現象,即為盛轉衰五階段論中第一、二階段的實證,也埋下台灣經濟由盛轉衰的種子。不過,由於長時間培育的競爭力不會一夕間揮霍殆盡,加上常有外在環境的順風車可搭,使經濟政策領導人與企業經營者易忽視警訊,尤其是近20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台灣産業享有與之高度互補的利多,更難深刻體會競爭力逐漸下滑的現實。

 

再加上鴕鳥心態,讓臺當局、企業主習慣將總體經濟或企業經營面的壞消息歸咎於暫時性、循環性或外在環境因素,且在景氣稍見起色時,又過度樂觀,進而浪費轉型的黃金時期,終於將台灣經濟推至輕忽風險、罔顧危險的第三階段,與病急亂投醫的第四階段交界處,且不去務實解開結構性困境的死結,只願坐等救世主出現,例如一個有魅力、有遠見,能夠推出意想不到的發展策略,或是一個殺手級的産品、大刀闊斧的組織改造,讓經濟或企業可以即刻逆轉勝。

 

麻煩的是這些看似大張旗鼓的改變,通常只有短暫的正向效果,但領導人卻誤以為單憑這種大動作的政策,即可在最短時間內奪回成功者的身分,致使政策易流於華而不實,甚至加速消耗經濟與企業的資源,一次次的惡性循環後,恐將走入無足輕重或敗亡的第五階段。

 

所幸,台灣雖處於柯林斯所指第三階段及第四階段之間的急墜時期,但離第五階段還有點距離,正是存亡尚可自救的關鍵時刻。只要願意放下成功者的包袱,重新開始,才有機會脫離盛轉衰的預定軌道,並如1970年代正確選定科技産業作為發展方向般,在經歷漫長的醞釀期後,開始收割甜美的果實。倘若領導人欠缺拒絕短期經濟特效藥及消耗政治資本的勇氣,只會自欺欺人地將景氣低迷的成因推給外在環境,而不正視經濟結構性與總體經濟政策失當的問題,邁入衰敗的第五階段,恐怕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