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土司遺址入選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15 10:55:38 | 來源: 光明日報 |
第二屆“世界考古論壇·上海”13日在上海開幕,2013—2015年10項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11項重大考古研究成果當日揭曉。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入選世界重大田野考古發現。英國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勳爵獲“世界考古論壇·上海”首枚終身成就獎。
世界考古論壇·上海創建於2013年,每兩年召開一次,定期評選和發佈世界範圍內重大田野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圍繞選定研究主題開展主題演講、公眾講座及分組討論。本次論壇主題是“文化交流與文化多樣性的考古學探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學共同承辦。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發表了《中國西南土司遺址考古調查和發掘:帝國擴張及其與邊疆的動態關係》演講。中國土司遺存考古工作開始於新中國成立之初,主要針對墓葬展開,至今已走過60多年的歷程。2010年以來在西南各省對土司遺址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尤其是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咸豐唐崖土司城、貴州遵義海龍囤三處土司遺址的發現和研究,將土司遺存考古工作推向了深入。通過系列考古工作,摸清了土司遺存以司治(衙署)、關囤、墓葬、宗教遺存等為主體的遺址格局,是12—18世紀我國西南部多民族,山地文化多樣性、獨特性的體現。土司遺址年代從宋代延續至元明清時期,它完整見證了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政策從唐宋時期的羈縻之治到元明時期土司制度再到明代開始的“改土歸流”的變遷,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族地區獨特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有效維護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穩定。(記者顏維琦、李韻)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