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製作非遺紀錄片《繡苗疆》 耗時3個月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30 16:18:47 | 來源: 長江日報 |
本報訊(記者黃哲 通訊員鄧琦 丁佳麗)各劇組的主創人員依次亮相、走紅地毯、發表獲獎感言……29日,第三屆“南湖映像”DV大賽落幕,一場“奧斯卡頒獎典禮”在中南民族大學上演。該校廣告專業大三學生鐘必超,憑藉其導演的非遺紀錄片《繡苗疆》獲得一等獎。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繡苗疆》時長13分鐘,記錄了湘西三個苗族村莊裏手手相傳的苗繡手工技藝,並解讀了這種苗族最古老的繡法賦予苗族兒女的鄉愁。據悉,2008年,湘西苗繡入選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鐘必超團隊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攝影和製作《繡苗疆》。他告訴記者,最難的環節就是進行實地拍攝。鐘必超並非苗族男孩,在一次創新調研中,他和他的4位隊友對湘西苗繡産生了興趣。今年6月,中南民族大學啟動以鄉愁為主題的DV大賽。鐘必超和隊友們以此為契機,利用暑期走訪湘西苗族聚集區。
“苗繡手工技藝手手相傳,沒有任何文字記載,我們只能向當地政府了解線索,尋找苗繡繡法的傳承人。人生地不熟,經過4天的摸索,我們才基本確定了要採訪的對象。”在之後採訪的過程中,鐘必超團隊走了六十多公里的山路,走遍了十八洞村、夯渡村及梨子寨村三個村莊。期間,他們掉過相機、丟過錢、遭遇過惡劣的天氣,最終在十天之內將需要的影像材料湊齊了。
記者看到,頒獎模式和流程都效倣奧斯卡頒獎典禮模式,被稱為“南湖奧斯卡”。鐘必超是第二次參加這個頒獎典禮。去年,他也獲得了一等獎,並於去年8月應邀參加由中美關係基金主辦的首屆國際大學生新媒體節暨新媒體原創作品大賽。他的作品,從來自美國、德國、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亞等海內外80多件大學生作品中勝出,獲得優秀獎。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致賀信2025-09-08
- 外交部談對石平採取反制措施: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2025-09-0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中秋晚會將在四川德陽舉辦2025-09-08
-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王牌欄目《新聞週刊》:《紅絲綢》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時間定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9月12日回國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