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購發展遭遇瓶頸 支付方式有待改善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04 10:37:34 | 來源: 人民網 |
12月2日上午,香港的程女士終於收到了她在美國知名網購平臺亞馬遜上海淘回來的衣服。從購買的當天計起,這個由美國發往香港的包裹共用了18天,需支付85港元的運費。“買了四件衣服,有一件尺碼不合適,但不準備換了”,程女士説,“換一次又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拿到,而且往返的運費加起來比衣服還貴,不划算。”
當前,世界多地網購市場蓬勃發展,香港消費者難免被裹挾其中。然而,對於講求高效和實用的香港人來説,長時間的物流運輸時間和高昂的運費是難以忍受的。香港“海淘一族”鍾愛的美國亞馬遜、英國時裝網ASOS、德國網購平臺Zalora等海外網購平臺上,從歐美地區發往香港的貨物運費動輒70港元以上,平均需要13至19天的時間才可到達。在內地的網購平臺淘寶網(香港)上,官方集運列表顯示,只有四家獲授權的內地快遞公司可以提供價格較低的集運服務,首公斤運費在23-50港元不等,耗時約為一週。
相比之下,內地購物平臺優惠的價格和相對較低的運費似乎更有吸引力。但事實上,“怕買到假貨”是不少香港人在內地平臺網購時的擔憂。美國萬事達卡公司2015年針對香港網購發佈的調查報告指出,香港網民購物時首要考慮的就是安全的支付工具及購物網站的信譽(77.6%),其次為較低的手續費或無需繳付額外費用(75.4%)及方便的付款方式(74.2%)。因此,國家工商總局公佈的內地網購樣品41.3%的正品率,無疑讓不少打算在內地平臺網購的香港人卻步。
長時間的運輸過程、高昂的運費和退換貨費用以及産品品質沒有保障,使得內地和海外的網購平臺無法像在本土一樣使用低價、包郵等促銷手段開拓香港網購市場。然而,香港至今卻也未出現任何成規模的本地網購平臺。究其原因,高昂的倉儲及人工成本和實體零售業的繁榮是重要影響因素。網絡購物雖然不需實體店面用以産品展示和用戶體驗,但對倉儲空間的要求很高。香港全球前五的倉儲租金價格和人均每月上萬港元的運輸人工成本,讓本地的網絡電商盈利空間狹小,難以壓低價格吸引購買者。同時,遍佈的各類店舖和密集的商業網絡,讓香港人下樓就能有各種所需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資,選擇豐富並且無需等待。
2014年,顧問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及大昌華嘉(DKSH)發表的調查報告指“香港網購市場僅佔零售業的1.9%”,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香港卻在網購市場上裹足不前。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指,除了上述原因,配套支付方式的不到位是關鍵因素之一,“在內地網購可以用支付寶、用微信錢包等多種方式付款,方便並且沒有手續費。但在香港基本只能使用信用卡、paypal支付平臺之類的付款方式,一筆交易4%左右的手續費,有時還需要美元購匯的費用,對於中小企業發展來説負擔沉重,又無法轉嫁給消費者”。他表示,現在香港已經有本地企業開始關注網購的發展,然而市場太小及各種阻礙讓當下香港的網絡電商發展難成規模,“如果不改革支付方式、消除高額的支付手續費,香港網購發展的瓶頸短期內很難衝破”。(吳玉潔)
新聞推薦
- 時政長鏡頭丨共“進”未來2024-11-04
- 中國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有望突破30億2024-11-04
- 第136屆廣交會:小産業贏得大市場2024-11-04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閉幕2024-11-04
- 發團金門!福建遊客:親切又神秘,期待2024-11-04
- “60後”臺胞秦巴腹地覓鄉愁 紮根40載心安即為家2024-11-04